近日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大连市普兰店区莲山街道的田野间跃动着别样春韵:在产业联合党委的带领下,智能农机列队耕作、无人机群低空织网、优选良种蓄势萌发,一幅农业现代化图景正徐徐展开。
优选育种孕育“金色希望”。莲山街道农作物种植联合产业党委中心村潘店村党总支书记于增年的工作服口袋里,装着两袋花生样本,分别是去年引进的日本花生和今年新选的黑花生。日本花生虽产量稳定,却不及新选育的黑花生饱满油亮。黑花生长得快、个头大、营养价值高、经济收益好。“种子是庄稼人的命根子。”这位皮肤黝黑的书记辗转多个农业站,结合村土质情况和年收益情况等层层筛选把关,最终敲定的黑花生品种既契合富硒土壤特性,技术检测也表现出良好的活性。
“钢铁帮手”按下春播加速键。在潘店村的百亩农田里,莲山街道农作物种植产业联合党委引入的“肥料+种子+环保地膜”三合一系统的智能农机正隆隆作响,如同精准的田间画师,旋耕、施肥、播种、覆膜等工序一气呵成。村民老李看着原本大半个月的播种任务在一天内完成,不禁感叹:“这铁家伙干活比十个老把式还利索!”播种机在产业联合党委中不断流转,使加入到产业联合党委的村(社区)种植效率直接提高150%。
“抱团耕作”唱响春耕新调。2023年,莲山街道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7个村(社区)共同参与产业联合党委,开启提质增效耕作新模式。应用新农机、新技术,优化提升品种结构,推广拓展高效综合种植。此外,产业联合党委通过引入无人机辅助种植,将昔日人力巡田变为云端监管,传统施肥升级为变量喷洒,让农民从“独行军”变成“联合军”,不仅扩大了种植面积,更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
莲山街道农作物种植联合产业党委本次春种综合种植玉米、花生、大豆、苗圃等农作物耕种面积800余亩,预计收入可达200万元,大大提高了村集体收入。这场春播春管第一仗,在种植产业联合党委的带领下,从“各自为战”转向“联合作战”,让富裕村和薄弱村优势互补、抱团取暖、合作共赢,让居民能安心、增信心、有决心把日子越过越好。(文 杨连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