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铁沈阳局将于7月1日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京沈高铁迈入350公里时速新时代
2025-06-19 18:07:4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薇责编:蒋硕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沈阳局)自7月1日零时起,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安排图定旅客列车907列,较现图增加22列;图定货物列车2530列,铁路客货运输能力、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国铁沈阳局将于7月1日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京沈高铁迈入350公里时速新时代_fororder_张琪铁路运行图1

候车室 供图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

  东北首条高速铁路安全标准示范线正式投入运营。北京至哈尔滨高速铁路北京至沈阳段(以下简称京沈高铁)将于近日完成安全标准示范线拉通试验及确认验收等工作,7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继京沪高铁、京津城际、京张高铁、成渝高铁、京广高铁武广段之后,又一条建成的安全标准示范线,也是东北地区首条安全标准示范线。京沈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哈京港澳通道的组成部分,线路全长708公里,途经北京、河北、辽宁,连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域、沈阳经济圈等,干线地位十分重要。此次京沈高铁建成安全标准示范线后,沈阳至北京间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可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运营,将进一步释放高铁路网整体效能,密切沿线城市间联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东北地区主要城市与首都间时空距离进一步压缩,旅客出行更加便利。7月1日起,京沈高铁将开行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标杆列车,迈入350公里时速新时代。区段平均旅速提高8.6km/h,标杆列车平均旅速提高23km/h,列车总走行里程增加7000公里,增长7.3%。北京至沈阳最快旅行时间为2小时29分,较现图压缩15分。铁岭、四平、本溪等城市首次安排进京标杆列车停靠,北京至铁岭、四平、本溪最快旅行时间分别为2小时46分、3小时14分、3小时,较现图分别压缩44分、53分、67分。北京至丹东间首次开行时速350公里高品质标杆列车,最快旅行时间为3小时47分,较现图压缩67分。增加阜新、凤城等地县级市列车停靠40余列次,沿线城市间时空距离进一步压缩,运力运能得到有效释放,东北地区进出京高铁运输能力实现新提升。

国铁沈阳局将于7月1日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京沈高铁迈入350公里时速新时代_fororder_张琪铁路运行图2

旅客排队上车 供图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

  新增复兴号动车组,开行标杆列车,高铁运营品质明显提升。此次调图,国铁沈阳局将新增CR400BF-GS新型复兴号技术提升型智能动车组,该车型车厢内的整体平面布局进行优化提升,通过设备小型化、集成化、轻量化的措施,缩小了车端占用空间,标准编组列车定员由578人增至619人,提高了载客能力。该车型还选取降噪内风挡、新型地板及墙板减震器等,有效降低客室噪声,大大提升旅客的乘车体验。开行经由京沈高铁的时速350公里速度快、停站少、旅行时间短的高品质标杆列车56列,较调图前增加24列。沈阳至北京朝阳间4列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将推出静音车厢服务;大连至北京间4列动车组列车推出高铁宠物托运等功能;高铁列车餐饮服务品质持续提升,为旅客提供“一盒好饭”,京沈高铁运营品质将进一步提升。

  京哈高铁进京列车开行方案重新调整。京哈高铁动车组列车按新时刻、新车次、新站停、新编组运行,大站快车由现行16对增加至28对,增加12对,其中沈阳地区6对,增加1对;长春地区3对,增加2对;吉林地区3对,增加2对;长白山地区2对,增加1对;大连地区4对,增加1对;丹东地区1对,增加1对,哈尔滨以远地区9对,增加4对。

  加开城际间旅客列车。加开乌海西至通辽间K2662/2/3/2、K2661/4/1次旅客列车,旅行时间较现图压缩3小时10分,促进蒙东与蒙西地区间交流;加开长春(西)至吉林间C1235/6、C1237/8次旅客列车,城际列车开行密度进一步增加。大连至石家庄北的K715/8/5、K716/7/6次旅客列车运行区段调整为大连至合肥;吉林至南通方向的K1986/3、K1984/5次旅客列车延长至启东终到始发,密切东北地区与中、东部地区联系。

  优化货运产品供给。国铁沈阳局统筹市场需求和货运能力,优化货运产品供给,增开合肥东至沙岭跨铁路局集团公司多式联运快速货物班列1列,增开通榆至鲅鱼圈、镇赉至鲅鱼圈管内普快货运班列2列。加强中欧班列运输组织,对部分中欧班列新增得胜台、长春南等装车组织站,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深化铁路货运改革创新,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积极拓展全程物流总包业务,推广铁水联运“一单制”运输和物流金融服务,优化95306货运平台功能,助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文 潘麒安 刘健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