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的视力奇迹:中国医大一院眼科突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难题
2025-07-24 16:19:0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薇责编:蒋硕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国医大一院)浑南院区眼科张含教授团队完成一台高难度眼科手术——为一名重度渗出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最小量黄斑下硬性渗出物取出手术,为濒临失明的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该患者为63岁男性,因“视力下降两年”前往中国医大一院眼科就诊。来诊前数日,患者左眼视力急剧下降,几近丧失,仅能察觉近在眼前的物体晃动,已无法识别视力表。患者自述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20余年,伴有多种并发症,早期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没有引起充分重视,近期视力急剧下降,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抗新生血管等保守治疗,视力未见明显改善,焦急万分转至中国医大一院就诊。

  张含教授为患者完善眼底检查后发现,其左眼后极部及鼻侧大范围网膜下渗出,并累及黄斑中心凹;OCT检查提示黄斑下大量渗出样物质存在。黄斑中心凹下渗出物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多种临床表现之一。对于这种疾病,传统的保守治疗或玻璃体手术均无法有效处理渗出物,无法改善患者视力,若渗出持续或加重则会导致视力进行性损害,预后不佳。

  对于这样一例渗出范围大、视力快速恶化的患者,更好的治疗方案是通过手术清除黄斑中心凹下渗出,减轻黄斑区域“负荷”,阻止病变进展,为视功能恢复提供解剖基础以保护中心视力。但黄斑中心凹区域结构十分精细,部分患者可能由于医源性黄斑裂孔或术后并发症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因而对术者技术水平和操作精度有着极高要求。如何在最小量损伤的基础上取出黄斑中心凹下渗出,是视网膜外科领域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和挑战的医学难题。

  张含教授团队进行严格评估后认为,该患者眼底渗出物质较多,受累面积广泛,若要彻底清除渗出物质,需进行大范围视网膜切开,手术风险及副损伤较大。故而根据该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为其进行更为微创的玻璃体切割联合最小量黄斑中心凹下渗出取出手术,力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最大化追求视功能获益。

  手术当日,张含教授在仔细清除浑浊玻璃体后,沉积在视网膜下的大片黄白色浑浊便映入眼帘。此时,如何在视网膜损伤最小的情况下取出黄斑中心凹下的渗出物成为手术的关键:直接在黄斑中心凹处切开取出渗出,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医源性黄斑裂孔,对患者视力造成更严重的损害;若造孔位置太远,则难以触及渗出物,大大增加操作难度。仔细分析考量后,张含教授带领团队采用38G微量注射针头(外径0.12mm,内径0.08mm),于黄斑中心凹旁进行穿刺,同时网膜下注射平衡盐溶液,人造黄斑区视网膜液性脱离,通过手术笛针的虹吸原理在穿刺口进行吸引,引起网膜下液的流动,黄斑区网膜下渗出物随着液流的冲刷而自行移位,离开黄斑中心凹,通过适当扩大穿刺口取出被冲洗出的渗出物,在不损伤黄斑中心凹的情况下成功取出了网膜下渗出物。

  术后第一天的检查结果带来惊喜:眼底照相OCT均显示黄斑中心凹下渗出物完全消失,黄斑区结构显著改善。患者左眼矫正视力恢复至0.1,已能识别5米外视力表的第一行视标。这份“失而复得”的光明让患者家属激动不已,再三向医护团队致谢。(文 马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