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阳微控:飞轮储能“转”向千亿级市场
沈阳日报  2020-09-16 09:40:43

  原标题:“沈阳制造”助力新能源国电并网 沈阳微控:飞轮储能“转”向千亿级市场

  9月1日,一则“辽宁省飞轮储能设备实现全国首次35千伏电网并网”的消息,登上了科技部网站。

  这条并不通俗易懂的信息,放在新能源应用和飞轮储能产业领域里,将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其核心的飞轮储能技术和设备,就出自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微控”)。

  新能源送电“稳了”

  “简单地说,飞轮储能就是让新能源电力得以更安全稳定地接入国家电网。”9月10日,沈阳微控董事长张庆源与记者畅谈这项新技术。

  目前我国电力能源结构中,风电、光伏等清洁新能源电力正由补充型电源逐步向主力型电源发展。但是,风电、光电虽然清洁,却容易受到天气因素影响,当达不到或者超过国网额定频率,就会造成电网频繁波动,威胁用电安全。这就需要新能源场站利用储能设备进行一次调频,实现稳定送电。原有储能载体用的是锂电池,但每天成百上千次地频繁充放电,2-3年就将面临报废,同时存在着火和爆炸等安全隐患。

  飞轮储能则提供了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张庆源介绍,与锂电池相比,飞轮储能设备相当于一种机械电池,利用的是磁悬浮技术,使飞轮在密闭空间里无接触地高速旋转,通过物理运动存入和释放电能。按照智能电网指令,10秒就可以完成一次调频。而且,设备使用寿命预计可达20年。

  打开千亿级“蓝海”

  当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国家战略。这时再把“辽宁飞轮储能设备实现全国首次35千伏电网并网”的消息代入,就不难理解,飞轮储能为新能源电力大规模接入国家电网打通了技术瓶颈。要知道,电网调频是一个千亿级的庞大市场,这无疑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打开了一片蓝海。

  今年5月,在国家能源局相关政策要求框架下,辽宁省提出480万千瓦新能源建设计划,预计带动新基建投资超千亿元。沈阳微控的飞轮储能装置研发项目也被列入2020年辽宁省科技厅重大专项。

  从“小众”到“大众”

  飞轮储能曾被认为是“小众”技术,实际上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我相信未来它在很多领域可以取代电池。”张庆源认为。

  今年6月份,沈阳微控拿下两千万元的订单,为全国最先进的氢燃料应急供电车配套核心部件,将服务于国际顶级赛事的应急供电保障。

  张庆源介绍,如果搭载传统电池,体积将是飞轮设备的4倍,而且在响应速度和应急保障上,也难以与飞轮相较。在今年3月疫情期间,沈阳微控就向湖北省捐赠了相关设备,协助国家电网为当地医疗机构紧张“战疫”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本月底,在沈阳地铁九号线胜利南街站的牵引变电所内,沈阳微控的飞轮储能设备也将完成调试,上线运行。在平抑地铁电压波动的同时,飞轮储能设备可以把刹车能量收到飞轮里,在起车时再进行释放,一起一收可以节省10-15%的牵引电量。测算下来,仅一条地铁线路,一年就可节省数百万元电费。

  目前,沈阳微控参与国家电网、大型医院、应急指挥中心等供电保电系统,并在积极拓展国防、石油、微电网等大功率应用场景。

  把核心技术抓在手中

  站到国内飞轮储能领域的顶端,沈阳微控用了不到三年时间。

  2017年,张庆源联手4位创始股东,通过跨境并购,引进了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2018年成立沈阳微控,完成国内技术转移和再创新。目前沈阳微控的产品一半出口,一半内销。受国际环境影响,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影响。

  “这也给企业提了个醒,不能浮在产业表面挣快钱,一旦被‘卡脖子’,就被撼动了根本。一定要有自己的基础研究,即使断供了,我们也能活。”在张庆源看来,解决困难的路径,就是把核心技术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上。

  一边积极自主创新,一边在国内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上下功夫,沈阳微控正在逐渐把原辅材料产业链移回国内,实现国产化。到年底,预计实现供应链的国产化率超过70%。

  沈阳微控每年投入几千万元用于研发,目前拥有国内外专利41项、软件著作权10余个,在通用设备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核心算法和服务体系。与此同时,通过拓展国内市场,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中。(记者 叶青)

编辑:王伟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