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鲲”轮。 (摄影 谢小芳)
5月28日下午,经过8天的航行,大连海事大学“育鲲”轮缓缓抵达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港。这是“育鲲”轮首次应邀访问印度尼西亚。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大连海事大学师生将访问雅加达和泗水两座城市,与印度尼西亚高等航海学院和泗水理工学院开展航海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活动。本报记者受邀参与此次印尼之行进行随船采访。
“育鲲”轮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一艘专用远洋教学实习船,2008年4月正式交付使用。“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10年来,“育鲲”轮实现了使用功能、效率、效益、效应的最大化。除了服务我国航海教育的教学实习任务和科学研究工作,还代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应邀访问了东盟和东北亚8个国家或地区的20多所航海类院校,参加国际海事组织外交大会、香港回归20周年庆祝活动等重大活动。传播国家发展新理念,展示我国高等航海教育实力,服务 “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育鲲”轮已成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实践教学的示范窗口。
专门用于教学实习为高素质航运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碰撞报警主要有两个参数,一个是CPA,另一个是TCPA,当目标船与本船之间的CPA和TCPA同时小于设定值,就会激活碰撞警报。所以,合理设置CPA和TCPA值将直接关系到碰撞报警的合理性……”
5月24日,“育鲲”轮驶离三亚。驾驶台上,船长吴卫兵详细地给学生们讲解着船舶的报警系统。
“育鲲”轮此次访问印尼,同时也承担着大连海事大学2018届航海类专业部分毕业生的海上实习任务。在驾驶台、甲板、机舱,这样的实践现场教学每天都有。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二副、二管轮、三副、三管轮……每一个船员都是学生的指导老师,从理论到实践,学生可以进行“一站式”学习。
“育鲲”轮在我国高等航海教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08年,“育鲲”轮的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国航海高等学府无专用教学实习船的空白。与世界同类教育实习船相比,该船专门针对航海类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而进行设计,不设货舱,增加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时间,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2010年,“育鲲”轮入选国际海事组织(IMO)主导的“全球实习船培训项目”成员船。2012年,成为我国第一艘零缺陷通过欧盟国家海事局航海教育质量和实践教学设施审核的教学实习科研船。
王滔是航海技术专业的大四学生,至今已在船上实习两个多月,此次印尼之行,也是他毕业实习的一部分。他说:“来到‘育鲲’,感觉之前所学的知识都变得具体了。我们在跟随驾驶员值班时,经常就航行过程中遇见的情况开展讨论。遇到有争议的地方,老师就会拿出相关规则逐字逐句给我们讲解。严谨、细致、准确,这种氛围深深感染了我。”
大连海事大学负责实习船管理工作的李国进老师介绍说,自交付使用以来,“育鲲”轮发挥船舶实践教学的功能,完成了学校航海类及相关专业40000多名学生的教学实习、2000多名学生的毕业实习以及500多人次的“双证”师资培养。
此外,“育鲲”轮还完成了数十批、近1000多人次国家海事安全检察官、海事仲裁员、船舶价格评估师、海事英语师资专项培训任务;参与IMO主导的“全球实习船培训项目”,先后完成多批次新加坡理工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学生的实习船专项培训任务。
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 为科技协同创新作出贡献
张跃文是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学院的教授,此次远洋航行,他要在“育鲲”上开展无人船的相关研究。张跃文的随身电脑上有一个软件,实时展示着“育鲲”轮的航行数据和系统设备运行参数,并同步上传到学校的实验室。“2017年,学校对‘育鲲’轮进行了智能化技术升级改造,安装了‘智能机舱辅助决策’系统,此次航行过程中,我要开展无人驾驶船舶智能运维研究成果测试,对已运行一年的系统进行系统优化设置和功能验证,以便完善相关研究成果。”张跃文说,“‘育鲲’上有765个监控点,我们收集的数据已达500G,为我国无人船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基础。”
“育鲲”轮不仅是现代化的专用航海教学实习船,还可用于交通运输工程、航海和轮机工程的实船测试和科学研究。投入使用以来,“育鲲”轮已经先后进行了“船舶压载水生物降解实验和测试”“水上溢油遥感识别与监测技术”等多项课题研究,采集气象和水文实测数据,为海洋环境安全和防污染、海事应急反应的科学研究服务和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服务。2012年,“育鲲”轮获选加入首批“国家海洋调查船队”成员船。为航海科研、海洋基础调查、特殊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博士点基金项目实船测试、实验及科技协同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和谐之旅”
在完成相关实习教学任务的同时,“育鲲”轮作为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对外交流的友好“使者”,也承担了大量对外交流活动,为我国开展对外海事交流与合作活动,培养航海人才的国际化理念和视野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适逢中国和印尼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5周年,此次印尼之行的访问主题为“海上丝路 和谐之旅”,大连海事大学致力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此次还将拓展“中国—印尼海上合作基金”项目。
2008年9月,“育鲲”轮承载着中国航海院校代表团,前往韩国进行为期10天的交流访问,这是我国航海院校专用教学实习船的首次出访。
2010年6月,“育鲲”轮开展了主题为“海上丝路 和谐之旅”的访问活动,出访菲律宾和越南,并应邀参加了国际海事组织缔约国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外交大会相关活动。时任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米乔普勒斯先生率领参加STCW缔约国外交大会的各国政府官员300余人,专程视察了“育鲲”轮,表示从“育鲲”学校师生身上看到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发展和自信,肯定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发展。
2011年,访问新加坡理工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
2012年,访问俄罗斯涅维尔斯基国立海事大学;
2013年,访问马来西亚海事学院
……
10年来,“育鲲”轮已成功搭建了加强中外航海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成为中国航海教育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友好使者,使我国更加清晰地了解国外航海教育的情况,同时,也将中国海事教育发展的成就展示给了世界。
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此次访问团团长刘正江表示,“育鲲”轮的出访,对培养国际性海员具有积极的作用。出访让全体船员、老师、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了国外航海教育及文化的背景和具体情况,同时也展示了我国履约成就和厚重的海事教育综合实力,对推进我国航海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升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大连海事大学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海事人才培训的需求。通过实施“全球实习船培训项目”、“中国—东盟海事海员教育培训发展计划”,“育鲲”轮先后完成了来自俄罗斯、日本、菲律宾等十余国的600多位海事、安全高级官员和航海类学生的培训任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育鲲”轮承载了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符合国际要求的高级航海类专业人才的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从全球化的视野,秉承“互联互通,携手共赢”的宗旨,会有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航运人才,从这艘育鲲成鹏的航船走向海洋,走向成功。(记者 谢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