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组织专家培训民间美术工作者
辽宁日报  2018-08-01 13:49:22

  由辽宁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2018年辽宁省民间绘画辅导员创作培训活动”7月末在庄河举行。来自全省50多名民间美术工作者参加培训。国内民间绘画研究专家吕焰、王丹就如何关注民间艺人,实现活态文化的传承等问题进行了辅导。本报记者现场采访了她们。 

  新年画近几年没有新作

  民间绘画包括年画、版画、农民画、剪纸等形式,样式丰富、鲜明活泼,富于民族乡土特色。其中,年画在中国已经有2000年历史,其发展历程伴随着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两项——雕版印刷和造纸。年画历史内涵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年画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形式得到了重视,李可染、叶浅予等一批有影响的画家也投入其中,新年画创作出版达到空前繁荣。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年画创作出版达到最高峰。然而,年画在今天已全然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很少认同年画的民俗文化价值。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中国传统年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吕焰,通过对中国民间传统木版年画的发展历史、木版年画在“年”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对传承艺人生产生活的记叙,阐述人在传统木版年画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关注民间艺人才能实现活态传承。

  吕焰说,民间木版年画是中国“年文化”的象征之一,是民俗文化和民间审美的重要载体。如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高密年画、陕西凤翔年画、四川绵竹年画等年画地域特色各不相同,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

  吕焰说,在年画发展史上,刘胡兰等英雄人物都曾经是门神,门神是信仰,老百姓信谁,谁就是门神。新年画诞生于延安时期,1949年新年画运动开始后,其发展先后经历高峰期和回落期。近几年,全国范围内没创作出一张新年画。年画应当与时俱进,抓住人们的需求进行创作。

  吕焰说,年画必须由人来传承。如果一旦没有传承人了,那么这个文化就要中断了。而今,民间老艺人所剩无几,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况。“木版年画需要更多的人了解,特别是让年轻人了解,也需要年轻人不断加入,实现活态传承。”吕焰说。

  很多省份将民间绘画纳入文化产业

  王丹是省群众艺术馆美术研究馆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作为专家参与过辽宁省非遗评审工作,一直关注民间绘画发展。不久前结束的第三届(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暨“第四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美术作品”评奖活动,民间绘画参展和获奖比例很大,这一现象引起她的关注。 

  辽宁的民间绘画——版画、农民画等兴盛于上世纪80年代。前一段时间,王丹通过调研发现,目前还在坚持做民间绘画的只有庄河、岫岩满族自治县、东港等地。王丹说,现在年轻人几乎没有学习年画技艺的,老画家年岁已大,画不动了。

  过去家家户户墙上贴的传统年画,如今大多只能从博物馆展览或者文化馆的橱窗中看到,成为观众眼中的“稀罕物”。年画的消失是历史的必然?王丹不这么认为。王丹说,近几年,很多专业画家加入民间绘画中来,为民间绘画注入了新鲜血液;吕焰对年画也充满期待,她认为,年画还没到进博物馆的时候。

  民间绘画如何发展?辽宁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郑直说,如今,很多省份已经将民间绘画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轨道,辽宁民间绘画发展步伐稍显缓慢,切实助力民间美术发展是辽宁省群众艺术馆举办本次活动的初衷。(记者 杨竞)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