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报道(欧阳舒楠):装备制造业是科学技术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具深度、最有影响的产业。沈阳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明显的区位优势,对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特别是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沈阳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成就,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基地。
实现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在于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经济的发展,要求制造业提升自身的产业水平与层次,提升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如何制订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战略,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是沈阳经济发展战略面临的重大课题。
中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身CT——C2000(东软供图)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助推沈阳晋级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上世纪90年代,东软医疗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身CT——C2000,国产CT首次实现了产业化。作为中国大型高端医疗设备的领导者,东软医疗成立二十年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与创新,通过创新智造不断打破垄断,如今已经成为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中的中坚力量,而随着健康中国、分级诊疗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东软医疗更是开启了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新时代。
医疗设备安装调试。(东软供图)
“中国人的健康,要完全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正如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所说,致力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以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为品牌使命的东软医疗,在成立之初就坚定不移地踏上了创新智造的荆棘之路。近日,东软医疗发布的全球首台与医生智慧连接,转速可达到0.259秒的超高端CT——NeuViz Glory CT(中文名:耀世),让东软医疗成为了全球同行业领跑者,站在世界舞台的“C”位。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东软供图)
今年8月31日,辽宁省辽商总会成立,刘积仁出任会长,刘积仁在就任发言时表示,很荣幸被选为第一任辽宁省辽商总会会长,深感责任重大,“辽商应该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形象,辽宁商人的创造性和不一样的风骨应该有一个平台展现。”
另据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在建的东软健康医疗国际产业园就得到了沈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产业园项目占地778亩,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总投资100亿元,包括东软数字医疗装备研制基地、健康医疗服务共享平台、医疗智能与大数据研发中心、国际化医疗设备研制基地的建设,进而打造千亿产值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疗产业集群基地,营造符合产业发展要素的生态环境,产值规模1000亿元。
下一步,东软医疗将与沈阳市政府共同设立沈阳数字医疗产业发展基金,通过与国外、国内医疗健康领域专业基金合作,形成资本杠杆和放大效应,拉动创新技术落地沈阳,形成产业互动。与此同时支持入驻基地的企业机构加快高端医疗设备高产化、自主化进程,达到入驻企业超过50家,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合作开放的东软医疗将充分发挥“方法+软件+云平台”这一创新开放合作模式的优势,实现低成本跨机构连接和整合区域内各种医疗设备资源、优质医生资源,促进民族医疗事业发展。
华晨汽车由“速度增长型”转化为“质量发展型”
华晨中华的车身车间被命名为“零缺陷工厂项目”。(摄影 欧阳舒楠)
华晨中华的车身车间被命名为“零缺陷工厂项目”,该项目荣获“2017中国最佳工厂”殊荣,是华晨中华智能制造工厂的代表。
华晨中华总装车间。(摄影 欧阳舒楠)
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的排头兵,华晨在汽车工业的转型期敏锐的捕捉到智能化的风口,通过对合作伙伴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行业领先的速度率先打造出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体系,参照德国工业4.0标准建立了华晨中华智能制造工厂,并倾力打造了M8X全新模块化平台,实现自身在智能制造领域跨越式发展。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一次重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即由“速度增长型”转化为“质量发展型”。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华晨集团依然保持清醒的认识,率先确立了未来十年的三大发展战略,即双核战略、平台战略和品牌战略。在此基础上,华晨集团已经明确力争实现2018年成为第一个迈上年销售额2000亿台阶的省属企业,以及每年净增300亿元,2020年前成为第一个进入世界500强的卓越的汽车企业集团的阶段性目标。
为此,华晨坚决贯彻“三个转变”、“三个推进”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支撑企业“三大发展战略”,围绕实现做强做优做大的“三大目标”,大力推进“立足自主品牌推进智能制造,打造省属企业保增长和提质增效的先锋、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模范。围绕制造服务业打造六大利润增长点,支撑自主品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重点工作,深化改革创新,加速转型升级。借力辽宁“一带五基地”建设和本次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在辽宁召开的东风,未来华晨集团也将在追求高品质的道路上笃定前行,积极与国内外优秀资本携手,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争做“中国无人机名片” 看沈阳智造如何“一两拨千斤”
构建支撑沈阳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人才高地要完善科技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国际顶尖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重点培养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近年来,新兴起的许多高科技企业为沈阳装备制造业增添的智慧砝码在转型升级中起到了“一两拨千斤”的作用。
沈阳无距科技创始人、总经理苏文博介绍情况。(摄影 欧阳舒楠)
“我的团队掌握着世界级先进无人机技术,所以我有信心用这种具有前瞻性的科技产品领跑‘工业4.0’,并且将‘无距科技’打造成为工业级无人机的中国名片。”沈阳无距科技创始人、总经理苏文博如是说。从军事到民用,无人机技术的持续进化逐渐挖掘出潜力惊人的市场。
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集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无人机整机及无人机大数据监管云系统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团队员工170余人,核心技术人员均来自中国科学院。正式发布上市的产品有十余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无距科技自研THEONE系列飞行控制系统、 “无距”串列翼倾转旋翼无人机、“辽”矢量多旋翼无人机。
无人机喷洒农药。(摄影 欧阳舒楠)
苏文博觉得,沈阳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底蕴,应该加以合理运用。苏文博希望无距科技成为引导人才回流的平台。他的“野心”不仅仅在做产品、做企业上,“振兴东北、荣耀世界”的伟大情怀更是支撑他克服重重困难的动力所在。
自2015年成立以来,无距科技先后获得了德国IF设计奖、2017中国设计红星奖、2016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等荣誉,已通过美国FCC认证、欧盟CE认证及ISO9001认证。目前已申请专利及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达78项,并且被国际顶级无人机刊物《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评为“世界十大无人机应用团队”。
沈阳自贸区集聚创新要素为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再添砝码
2017年4月10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挂牌运行。时至今日,沈阳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探索出一批改革新举措,为沈阳地区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沈阳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力铭(一排右一)介绍沈阳自贸区挂牌以来的运行情况。(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供图)
据沈阳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力铭介绍,沈阳自贸区挂牌运行以来,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开局良好,亮点突出。另据介绍,沈阳片区将强力打造七大功能区,重点打造装备制造集聚区、金融商务集聚区、高新高端产业集聚区、会展商贸集聚区、高新高端产业集聚区、物流商贸集聚区、空港服务功能区、保税服务功能区。
目前,沈阳自贸区制度创新带来的集聚效应持续显现,主要表现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自贸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热情”、“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有效运行”等方面。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有效推进,深化金融制度创新、出台金融业支持政策、提出沈阳片区“金融岛”规划建设方案、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入驻,提升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共有16000多户新注册企业落户沈阳片区。
建设东北亚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
今年6月,沈阳向全球发布了“沈阳全力打造东北亚四个中心”的消息。按照规划,到2020年沈阳将建成2个以上千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高端装备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25%。到2025年,将全面对接德国工业4.0,建成6个以上千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高端装备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28%左右。到2030年,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基本建成东北亚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
未来,沈阳将依托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着力培育产业聚集区,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将把沈阳建设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强、重大技术装备成套能力强,主导产业聚集度高、基础产业配套水平高,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紧密融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重要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