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新闻资讯、短视频领域内容平台群起混战,在提供便捷的同时,模式雷同、内容相似成为行业通病。在此背景下,用户耗费高昂的时间成本换取无效、虚假信息的情况,屡见不鲜。
日前,依托于西安市委市政府、由恺英网络孵化的内容平台五条,正式宣布上线,这款打着“区块链”旗号的产品,无疑吸引了诸多关注。在业界看来,此举似乎意在改变行业既有模式,重新定义内容平台与用户的价值分配逻辑。
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内容市场的后来者,做到后来居上显然不是易事。8月30日上午,五条CEO宁炳杨接受了记者专访,对五条的具体运营模式和优势作出了解析。
记者:与市场中现存的其他新闻资讯平台相比,优势何在?
宁炳杨:五条App是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聚合新闻资讯、短视频、小说、游戏、有声读物等多领域的综合内容创作平台。与以往的资讯类App相比,最大特色是加入了数字代币——源矿。
简单来讲,五条在此前传统的阅读者、创作者直接传递信息的“点对点”阅读模式之中,加入了“发现者”的角色,在“发现者”群体进行内容筛选后,质量越高的内容将越容易呈现给阅读者,且获得的收益越高。
在此过程中,五条通过发放源矿的方式,来奖励每个环节的参与者,包括文章的创作者、阅读者、发现者等,最终源矿可通过支付宝等方式提现,获取价值收益。
目前市场上各大平台都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做出了一定成果,但相比之下,五条的独特性就在于采用了新的生产关系,即我们承诺,将平台依靠内容、广告等渠道获得的收益的70%分享给用户,平台只保留30%用于我们团队本身的维护升级费用和日常开支。
其次,对于内容平台来说,内容的质量至关重要,我们每天产生的大量文章信息,其中哪些有价值哪些没有,不应该单纯的依靠机器分析,而应通过用户行为来判断。以此来看,五条的模式就是以用户为中心。
记者:做这样一款产品的初衷是怎样的?
宁炳杨:开始源于自己生活中的真实遭遇。一方面,我的父母经常会在朋友圈转发一些虚假新闻,包括错误的养生疗法等,其实反映出的是父母这一辈、或者说部分三线以下城市的用户,接触互联网的时间并不长,因而对网上的信息并不具备完备的辨别能力,容易被误导。
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手机的使用时间占据了空闲时间的绝大部分,但往往缺乏有价值的信息。尤其对于一线、二线城市的用户来说,耗费的时间成本非常高。在此背景下,我们希望能有一款产品为用户提供质量较高的内容,同时又能在交互设计上真正懂用户所想。
记者:区块链作为底层基础的意义有哪些?
宁炳杨: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内容平台,本身具有自然契合的地方。其所倡导的去中心化,在内容平台同样可行,甚至比现有的模式更为适用,意味着我们将由被动灌输内容转化为用户自行判断、选择。此外,区块链的天然属性能够为这一机制公开透明的运营提供安全保障。
记者:目前平台的入驻情况如何?
宁炳杨:截至目前已经有比较多的头部媒体和自媒体签约,包括人民网、新华社等。同时也对个人开放,毕竟“高手在民间”。但对于入驻的原则,始终是“宽进严出”。即我们为每个人提供展示的机会,但针对其产出内容的质量,会有具体的判断,尤其是涉及新闻、财经、医疗等方面的内容,仍要保有审核机制。
记者:针对内容的甄别有何标准?
宁炳杨:在内容的把控上,一是“发现者”进行内容甄别,二是我们的审核人员进行甄别。其中,“发现者”主要由专业领域内具备专业能力背景和行业经验积累的相关人员组成,他们对所属行业的内容,能够有着基础的判断。
毕竟长远来看,虚假内容的发布和传播,会对平台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于“发现者”的挑选标准,就是专业化。不仅会根据个人行为数据做分析,在其申请加入时,也设置有答题环节,后续将开展各类招募活动、集体培训,以提高专业水平。
记者:简单介绍下五条的团队?
宁炳杨:目前整个团队大概有140余人,一半以上是技术人员,核心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此前供职于阿里、腾讯、网易、迅雷等公司,经验丰富。我们希望以此来为五条提供最好的技术支撑,和对整套机制的完善维护。
记者:对于产品的收益预期如何?未来的商业规划是怎样的?
宁炳杨:盈利方面暂时还没有预期,但预计将在明年实现商业化。未来,五条也将聚合新闻资讯、短视频、游戏、小说、有声读物等内容领域,打造综合化的内容生态。
现阶段我们的重点仍在于打磨产品、服务用户,所以没有过早的去考虑如何赚取收入。可能外界对“平台与用户以3:7的比例分享收益”的模式有所疑惑,但从逻辑上讲,这样的分配模式才相对公平。一方面,用户作为内容的创造者、发现者,参与劳动后接受按劳分配,收益情况与个人行为挂钩;另一方面,用户行为与平台发展相关联,只有用户愿意参与,平台的产值才会随之提高。
我们能走多远,还是要看用户的认可度。大家齐心协力将蛋糕做大,才能一起分享劳动成果。(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