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报道(田甜):自2004年10月国际疼痛学会(IASP)倡议设立“世界疼痛日”以来,每年10月由IASP发布抗痛年主题,已经成为全球疼痛医学界最令人瞩目的大事。10月11日,被定为“世界镇痛日”,10月15日到21日被定为“中国镇痛周”,而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则被称为“世界抗痛年”,据悉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抗击老年幼年精神神经性疾病引起的疼痛。
10月15日,正值中国镇痛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主任宋涛教授提醒市民朋友们:疼痛无需忍。
作为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主观内在感觉——“疼痛”,是人类经常遇见的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所以至今还有众多患者正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
宋涛(右三)在为疼痛病人治疗。(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供图)
宋涛(左一)在为疼痛病人治疗。(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供图)
老年人别以为疼痛是老年病 “疼了”就要及时就医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主任宋涛表示,由于患者年龄差异和文化程度不同和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不同,一些患者在发病初期不重视、没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病情恶化。实际上,有很多中老年朋友经常腰腿颈肩疼,他们往往认为是自己年龄大了、老了,身体疼点就疼点吧,是正常现象。实际上,这完全是错误的观念,中老年人出现疼痛感,很多都是腰椎退行性改变、压缩性骨折或骨质疏松等导致的。需要及时就医治疗,疼痛感就会逐渐缓解和改善,不至于影响正常的生活。
宋涛提醒广大市民,现在正值秋冬季节交替之际,天气骤降很多,腰腿颈肩疼、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等患者疼痛感加重,此时应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一旦出现疼痛感加重或病程延长的情况,则应及时就医治疗。
疼痛会引发焦虑、抑郁等 影响患者心情和生活质量
宋涛强调,疼痛患者的病情如果长期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由此引起的厌食、消瘦、失眠、体质下降,使其不能耐受原发病的治疗,进一步影响生存质量。
宋涛解释,通常患者认为使用非阿片类药止痛更安全,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但当此类药物达到一定剂量时,它的止痛作用就达到了顶点,此时再服用更大剂量的同类药物,止痛效果也不会增加;而对中、慢性疼痛(如癌痛等)需要长期用止痛药的人,使用吗啡等阿片类药更安全有效。
当然,几乎所有止痛药物都有恶心、呕吐、镇静、刺激胃肠黏膜、便秘等副作用,但是加用一些胃黏膜保护剂、胃肠动力药物和通便缓泻药,是有可能缓解的。除便秘之外,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多是暂时性或可耐受的。4-7天后症状大多可自行消失。同时手术也是治疗疼痛疾病的有效办法,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宋涛在义诊,并为患有疼痛方面疾病患者给予耐心解答。(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供图)
相关链接
宋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日本香川大学大学院博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疼痛诊疗工作。擅长各种慢性疼痛病,如糖尿病足、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晚期癌痛、颈肩腰腿痛、下肢动脉闭塞症等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
这些疾病带来的疼痛可以改善,了解一下。
【骨关节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症、痛风、膝关节炎、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炎等。
【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强直性脊椎炎、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
【头痛】偏头痛,颈源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外伤后头痛等。
【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损伤后疼痛、糖尿病性神经痛等。
【非疼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打嗝)、急性面神经炎(面瘫)、腱鞘囊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