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报道(田甜):点滴善行,传递温暖。10月18日,平安产险联合中国平安品牌大使李健、自媒体人六神磊磊等多位各行业精英,携手中国千万车主,正式发布国内首个聚焦车主的公益平台“益行关爱”,打造开放、简单、连接的公益生态,践行服务国家、回馈社会的理念。
不同于单纯募集资金的传统公益模式,依托平安好车主APP及“益行关爱”微信小程序,车主用户可通过平台已上线的公益任务持续获取爱心,并将爱心捐至支教、扶贫等多类项目,以安全驾驶、低碳出行、绿色金融等行为助力社会公益。
平安产险致力于为车主提供从行车、养车到生活的全方位服务。今年年初,平安集团启动百亿级“三村工程”建设,全面响应国家扶贫攻坚战略。为了更好地服务公益项目建设,提高公益活动质量,为广大车主搭建参与扶贫及其他公益项目的平台,“益行关爱”公益平台应时而生。它以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理念,升级传统企业公益,号召车主尽己所能,随时随地做公益。
国内首个车主公益平台
截至2017年底,中国驾驶人员达到3.42亿人,汽车保有量达到2.17亿辆,增速保持10%以上。群体力量的不断扩大,使得中国车主在越来越多的公益领域发挥作用,如呼吁并倡导文明驾驶习惯,支持乡村教育,慰问孤寡老人,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平安返乡……但是,由于缺乏平台,公益策划及组织力度不够,现有的车主公益活动多为独立事件,既难以持续,也无法产生长期影响,更无法号召更多车主参与其中。
为了让公益活动更具影响力,平安产险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不仅组织并参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国庆护航等公益活动,还积极为车主搭建公益平台“益行关爱”,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集聚力量,将爱心惠及社会。
平安公益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公益1.0时代,企业关注的是‘授人以鱼’,在危难面前为需要帮助者伸出援助之手。在公益2.0时代,企业关注‘授人以渔’,不再单纯提供物质援助,更强调精神层面的交流,并思考救贫济危的方式与方法。如今,平安产险已进入公益3.0时代,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充分连接更多行业伙伴,带动更多利益相关方,向全国车主发出倡议,将公益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借助‘益行关爱’车主公益平台,举全社会之力发展公益事业。”
“科技+公益”吸引车主参与
尽管受到极大的关注,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企业家和企业仍是中国公益事业的主体,普通公众的参与程度较低,全民公益的社会氛围还未形成。当公益搭上科技发展的快车,社会公众参与公益的方式也将日益多样。依托千万用户的“平安好车主”APP,平安产险搭建“益行关爱”公益平台,连接公益项目与社会公众,运用平安最新科技,使广大车主能及时便捷获取公益信息。
短距离出行不开车,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在公益平台“上传里程”,借助平安产险的图像识别技术,系统后台可自动判断为低碳出行;选择电子保单,不仅能更便捷地享受平安产险的服务,还将极大减少保单印量,降低能耗,使保险更加绿色环保;文明驾驶,礼让出行,遵守交规,“益行关爱”平台还将对接交管数据,无违章记录的车主将获取更多可以用来捐赠的“爱心”。
这种“科技+公益”的模式,不仅能让做公益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能对车主形成正向激励,推广文明驾驶、低碳出行等行为。
平安公益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说,上传里程、使用电子保单等只是行为公益倡导的起点。未来,“益行关爱”将开启更多公益项目,用户可通过支持家乡特色产品、邀请好友助力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公益当中,借助科技手段让公益无处不在,让每一个微小善行都能迸发出巨大能量。
助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
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平安产险响应国家号召,聚焦教育扶贫,以精神关怀、文化滋养搭配物质资助,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燃贫困儿童的人生梦想。
据“益行关爱”平台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已上线教育扶贫领域有两个项目:百间心理课室捐建计划以及贫困儿童健康体检计划。用户可通过登录平台签到、分享公益活动、了解电子保单等方式获取“爱心”,并将“爱心”捐赠至对应项目。当项目筹集的爱心颗数达到目标捐赠爱心颗数,达到一定捐赠数额的用户即可获得相关证书,作为自己助力公益的证明。同时,平安产险也将按照项目介绍,为贫困地区小学捐建100所心理养护教室,为贫困地区村民提供免费体检及现场义诊,呵护乡村儿童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据承接该公益项目的幸福家公益基金负责人介绍:“在与平安产险的合作中,已研发出一套1-9年级标准化心理品质培训课程,打造15个心理健康成长乐园,培育1000名心理护理种子讲师。随着项目的推进,车主捐献的爱心将惠及更多乡村儿童。一些缺少家庭关爱的留守儿童,有机会得到更多陪伴与引导。”
平安产险车主沈超,大学毕业后曾在宁夏海原县支教1年。支教结束后,尽管已走上工作岗位,但在业余时间,沈超仍一直在寻找更多参与教育公益活动的机会。“益行关爱”平台提供的“爱心”捐赠模式,为沈超提供了更多发现公益的可能,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场景,通过线下与线上的融合交互,公益不再只是捐钱,而是通过简单的参与方式、透明的结果检视,将帮助他人、回馈社会变成习惯。
如同沈超所说:“现在再来参与公益,不再是出于一时的感动,更多的是来自理性的思考——个人的日常行为能够带来积极的改变,每日积攒的‘爱心’将帮助乡村儿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