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宾扶贫基地带动7701人增收
辽宁日报  2018-10-19 11:17:04

新宾扶贫基地带动7701人增收

  新宾县蜂蜜沟村贫困户靠种植细辛甩掉“穷帽”。 (记者 门莹 摄)

  10月17日,在新宾满族自治县苇子峪镇杉松村下堡组“菇满乡”香菇合作社菇棚里,建档立卡贫困户翟德凤正在采收蘑菇。工作间隙,翟德凤对记者说:“过去家里种6亩多地,每亩收入不到500元钱,现在在合作社干活外加土地入股分红,一年差不多收入8000元。”在叠加式产业扶贫的带动下,翟德凤家收入翻番,日子也一天天地好起来。

  据介绍,“菇满乡”香菇合作社自2014年成立至今,累计带动51户农户参与香菇种植,平均每户增收3.5万元以上。按照规划,该合作社从今年开始,将陆续建设3个精品基地。精品基地建成投产后,可建香菇种植大棚300栋,带动1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户家庭妇女创业。

  今年以来,新宾县把多元发展产业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叠加式产业扶贫模式,为贫困户量身打造“短期能增收,长期能致富”的新产业,带动贫困人口7701人致富增收。截至目前,全县已下拨产业扶贫资金1648.56万元,用于发展扶贫产业,落实产业扶贫基地216个。

  精准扶贫的最大特点是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对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新宾县逐户确定脱贫产业项目,明确每户产业类型、发展规模、预期效益等;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对具有区域产业特色优势的贫困村,明确主导产业发展脱贫规划和扶持项目。结合贫困户实际,就地就近依托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大户、产业联盟)或致富能人,采取劳资合作、土地流转、订单生产、集约经营、入股分红,以及土地托管、果园托管、畜禽托管代养、技能培训、劳务输出、项目扶持等形式,逐户确定产业扶持带动模式,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双赢”。

  在政府强力推进下,一批批扶贫产业基地在新宾拔地而起:在永陵镇那家村三崴子大东沟一山谷里,到处种植着威灵仙、北苍术、穿山龙、辽藁本等目前市场上需求旺盛的中草药。全镇300多户贫困户在这里经营着“启运惠民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包括每年1000多元分红在内,有的社员增收额突破了4000元,而更多的人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和雇用金“三结合”的创收方式,获得十分可观的收入。在森林覆盖率接近75%的榆树乡蔡家村,村集体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以村集体创办的“振平香菇种植合作社”为载体,2017年创造收入630万元,纯盈利120万元。纯盈利部分中85%分配给了社员,由此带动了本村及周边合计36户40名贫困户实现脱贫。

  如今,新宾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小畜牧、小种植、小果木、小加工、小商贸产业为主,光伏发电、旅游业、土地流转等为辅,依靠涉农龙头企业拉动的产业扶贫项目完整体系,既能让贫困户脱贫,又能为乡镇经济后续发展提供潜在动力。(记者 周明 崔振波)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