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4个月有余的弘阳地产,正走在加速扩张的路上。随之而来的,是杠杆率的攀升。
事实上,融资难成本高,资金输血受阻,一直是房企今年的难题。不过,近期境内融资渠道紧俏之外,境外融资颇有回温的趋势。加上年底将至,多家房企纷纷发布境外融资计划。
“即使11月份房企融资动作较为频繁,但实际上融资环境还是偏紧的。”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向记者表示,总体来看,房企的资金链压力依然很大。
弘阳拟再融资
作为上半年过会的第一家内房股,弘阳地产于今年7月12日登陆H股,为公司募集资金净额约17亿港元,其中六成资金用于开发物业项目或项目实施阶段的建造成本,加速全国化进程。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配合上市,弘阳地产去年在土地市场砸下重金。有公开资料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弘阳地产拿下了43个项目,权益可售面积为245万平方米,总货值约367亿元。与之相呼应的是,2017年,弘阳地产总负债同比增长率达34.54%。
记者根据同花顺统计数据获悉,2015年至2018年中期,弘阳地产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64%、81.2%、79.54%和77.82%。
但上市4个多月后,弘阳地产拟启动新一轮融资。
11月27日,弘阳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将进行优先票据国际发售,为现有债务进行再融资及一般公司用途,具体金额及利率尚未厘定。
公告称,于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期间,弘阳地产累计合约销售额为人民币34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2%。截至本公告日期,公司总债务较2018年6月30日增加约30%,主要因为就其新开发项目进行项目融资所致。
有公开资料显示,在上市之前,银行贷款是弘阳地产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其2017年底未偿还的银行贷款为68.65亿元。另外,在其债务中,信托及其他融资占比19.9%,该部分借贷集中于2018年和2019年到期,利率最低为7.5%,最高达9.1%。而其2015年以来近三年的平均融资成本为8.38%、7.72%和7.52%。
“房企上市后需要不断解决流动性问题,否则资金压力会很大,从而引起经营方面的困境。实际上,上市本身也提供了较好的融资机会,总体上说,弘阳地产进行再融资符合预期。”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记者表示,当然,当前楼市销售是降温的,企业需要想办法找到输血渠道,否则未来偿债压力会大增。
机构称杠杆率有变差可能
据弘阳地产方面介绍,截至2018年5月31日,公司已开发的90多个项目布局20余个城市,土地储备面积达1154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布局华中、华南和西南等多个区域,近50%在二线城市,25%在强三线城市,25%在三、四线城市。
上市之后,弘阳地产完成几笔单笔超过10亿元的投资。8月2日,以11.28亿元在佛山摘得一块商住地块;9月25日,以16.4亿元拿下武汉名流置业55.25%的股权。
这两笔大的投资,无疑都是为了储备土地,加速全国化扩张。据了解,弘阳地产为弘阳集团贡献了90%左右的收入和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并占弘阳集团总资产和债务的70%以上。
标普曾表示,该公司杠杆率略低于弘阳集团,一方面是因为其部分股权资金来自于集团层面的债务,另一方面是因为该公司前不久通过IPO增加了股权资本。
“上市帮助弘阳地产拓宽了融资渠道、改善了公司治理。”标普称,公司延续2018年的快速规模扩张,预计其2018年应占销售额较2017年将增长50%以上。该机构预计,弘阳地产对南京市场的依赖将会继续减弱,其2018年南京市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例将从2016年接近65%的水平下降到不足40%。
标普称,弘阳地产追求合同销售总额的高增长,计划在未来几年将50%到60%的应占销售额用于土地储备的积累。该机构认为其杠杆率有变差的可能,但如果市场情绪反转,该公司能够控制扩张步伐。通过应占比例较小的合联营安排购置土地的偏好,也有助于降低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