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 挺进深蓝——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改革创新之路探析

2018-09-27 10:23:57  |  来源:辽宁日报  |  编辑:李静   |  责编:董健雄

  大连梭鱼湾畔,舟楫相望,海浪拍打着礁石,似乎在述说一个百年船厂的沧桑巨变。

  2018年6月10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迎来120岁华诞。

  翻开大船集团百年发展史,历史的洪流曾在这里掀起一次次波澜,映射着中国百年的屈辱、崛起和强盛。

  是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释放的强大活力,让百年大船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80多个“第一”,助推中国由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为铸造大国重器,开辟了新天地新境界。大船人的耳畔始终萦绕着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船集团时的殷殷寄语,建设海洋强国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化为奋楫扬帆、劈波斩浪的生动实践,在浩瀚的海洋留下一连串挺进深蓝的壮美航迹。

  顺利交付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首艘国产航母成功下水、首艘20000TEU集装箱船成功交付……新时代,大船人改革创新的意志越发坚定;新时代,大船人向海图强的步履越发矫健!

  扛起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

  国之重器,大国底气。

  造船业强不强,不仅集中反映了国家工业装备水平,还事关国家守卫海疆、维护和平的能力。

  “作为一名大船人,身上承载着厚重的国家使命与期待!”时至今日,大船集团海工公司总经理郭炜的脑海里,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大船考察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 

  2013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滂沱大雨来到大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他语重心长地说,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要顺应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加快培育海洋工程制造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海洋开发能力,使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大船集团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令每一位大船人备受鼓舞。 

  大船人,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不辱使命,履行海洋强国战略的担当和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大船人乘着浩荡的东风,勠力同心,奋勇拼搏,创造了一个个生动的实践范例,勇立中国造船业的潮头。 

  上世纪80年代,开创中国船舶出口先河的就是大船集团的前身——大连造船厂。他们成功建造出我国第一艘按国际标准规范生产的出口船“长城号”散货船,实现了中国进军世界造船市场的夙愿。 

  之后,大船集团先后自主研发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11.5万吨和11.8万吨穿梭油轮、6.9万吨化学品/成品油轮等,这些船舶被国际航运界誉为“中国大连型”和“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船舶典范”。 

  1999年8月,大船集团在国内首次承接5艘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结束了少数造船强国在VLCC领域的垄断历史。 

  凭海临风40年,大船集团凤凰涅槃,再也不是昔日那个被称作“小坞”的修船厂,出口船舶遍及各地,大船品牌享誉世界。 

  进入新时代,大船集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海洋强国战略的指引下,开始了全新的发展,先后成功开发出BT4000型半潜式修井平台、A5000型半潜式钻井平台、20000TEU集装箱船等30余种海洋工程产品和高附加值船舶。 

  2012年9月25日,大船集团建造的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中国海军,国人百年的航母梦终成现实。 

  2017年4月26日,大船集团建造的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也是我国的第二艘航母下水。 

  从第一艘导弹潜艇到第一艘航母,一代代大船人在科技强军、装备强国、走向深海的征程中砥砺前行,迈出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坚实步伐。

  科技创新推动大船破浪前行

  几多磨难,几多荣耀,几多豪迈。从沙俄建厂到日本侵占,从中苏合营到独立经营,从企业分建到整合重组,从小小修船厂到中国造船企业旗舰……120年间,大船集团仅名称就先后更换了18次,镌刻着时代变迁的深深印记。 

  虽有百余年的建厂史,但改革开放后,大船集团才真正迈上快速发展的征程。尤其是品尝过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苦涩,经历过在强手身后跟跑的艰辛,大船人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的话语,有着更深刻的感悟,创新的活力被彻底激活。

  大船集团按照“建造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研发战略,以“低油耗、低排放”船型和高技术产品为重点,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渐进式创新之路,创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优势的成果。 

  面对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系统庞大、修造结合、技术状态复杂”等诸多难题,大船集团的技术人员多方研究工艺改进办法,大胆进行技术创新,成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不仅仅是辽宁舰。5年前,中国造第六代A5000型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时,还需要很多外国专家进行指导。如今,大船集团已能够依托自己的技术力量,独立完成交钥匙工程,并且通过技术创新,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让平台增加20%的装机容量,抗风能力也全面提升。 

  看今朝,大船集团以超大型散货船、30万吨级超大型原油轮、两万箱级以上集装箱船为代表的三大主力船型的设计建造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海工领域,更是具备从修理到改装、从局部建造到完整建造、从分包施工到总承包建造的特有能力。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没有“非常之人”,则难有“非常之功”,难有“国之重器”的创造。

  大船集团摘取中国造船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的背后,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果。船厂已形成一支以院士为带头人、上千人规模的科研和建造队伍,涌现出一大批业界知名的大国工匠:“老黄牛”刨工方秀贞、“爆炸大王”陈火金、船台“女铁人”郭玲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戴振涛…… 

  始终站在世界造船业最前沿。大船集团秉持“天天有改革,日日有创新”的文化理念,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为发展方向,持有国家发明专利657项,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成为辽宁振兴发展路上的先行军。 

  科技创新,推动着大船破浪前行。让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上,正逐步成为现实。

  多元发展迎来海阔天空

  “造好船,造大船,让中国人自己建造的船舶,航行在世界的各个大洋。”每个大船人心里都怀揣这样的大海梦。

  行驶在辽阔的大海上,风云变幻莫测。同样,中国造船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高度的国际化、市场化,也意味着船舶企业必须承受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船市迎来长达十年之久的漫长寒冬,大船集团和其他船厂一样,感受到阵阵寒意。尽管困难重重,但近几年,大船集团仍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 

  大船集团风中御寒,能够做到“风景独好”,其“法宝”是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探寻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之路。

  上世纪90年代,大船集团的主营业务集中在军工和民船两大领域,企业9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此。

  2005年,大船集团把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重点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确定了“三足鼎立”的发展思路,从而开启了大船集团在海工领域快速发展的新纪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全球造船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大船集团又审时度势加速发展修拆船产业和以能源装备、石化装备为主要发展方向的重工产业,逐步形成军工、民船、海工、修拆船、重工“五业并举”的局面,成为国内唯一可为用户提供从产品研发、设计、建造,到维修、改装与绿色拆解全寿命周期服务的船企,企业抗风险能力由此陡增。

  “中国造船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结构性问题,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正是凭借这一清醒判断,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步,大船集团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将目标锁定在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油轮以及海洋工程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引领市场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 

  20年前,日本、韩国船厂几乎垄断了全球VLCC超大型油轮市场。在成功交付我国首艘VLCC后,大船集团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打造VLCC品牌工程,先后开发出6代8型VLCC船型。目前大船集团VLCC船型手持订单数稳居世界第一,世界在运行的VLCC中,每10艘就有1艘是大船建造的。同时,大船集团已交付及在建的海工产品70余座,是中国建造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种类最齐全、业绩最突出的建造企业之一。 

  同样依靠科技创新,近年来,大船集团船舶建造周期明显缩短,生产建造纪录纷纷被打破,生产效率持续提高,4250集装箱船、11万吨成品油轮、VLCC超大型油轮等主导性产品建造周期已达到日本、韩国船厂水平,奋力向“世界一流的船舶重工领军企业”目标坚实迈进。

  承百年基业,大船人的梦想还在延续,在新时代,必将成就更大的辉煌。(记者 侯国政 杨丽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