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院藏《康熙南巡图》(局部)。
“10月2日、3日,沈阳故宫参观人数连续达到最大承载量3.2万人,七天长假参观总人数约为17.5万人,同比上浮5.91%。”10月8日,记者从沈阳故宫了解到,“十一”黄金周期间,面对如潮的游客,沈阳故宫积极应对,旅游秩序井然,还提前准备了多个特展,让中外游客感受厚重的辽沈文化——在敬典阁,不少游客惊讶于《康熙南巡图》的宏大气势;在翔凤阁,武英殿刻本《盛京赋》毛装本的亮相,更令中外游客对沈阳历史文化有了更深了解。
从9月27日开始,沈阳故宫十大“镇院之宝”之一——《康熙南巡图》稿本第二卷在敬典阁“院藏珍宝展”展厅展出,展期3个月。
据介绍,《康熙南巡图》全图绘制了康熙第二次南巡的沿途风俗人情、地方风貌、经济文化等景象,作品卷幅浩繁,人物众多,场面浩大,是清代宫廷绘画史上的宏制巨构。目前可确定的《康熙南巡图》稿本仅存三卷半,其中较完整的三卷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南京博物院和沈阳故宫,而另外半卷残本则由私人藏家收藏。此次展出的为仅存于世的稿本三卷半之一。
据史料记载,康熙曾六次南巡,《康熙南巡图》所绘内容,为1689年康熙第二次南巡的场景。记者看到,此卷以纸本、小青绿为主绘制,全图纵67厘米,横2030厘米,手卷包首以黄色锦地花绫布制成,上以楷书撰题签:“圣祖仁皇帝南巡回銮图,第二卷”,其下另题小字“宋骏业进呈,王翚制”。该卷由南京南部雨花台起画,经报恩寺,近抵江宁城郊的多处景致。卷中除记录康熙本人及众多随从、官兵以外,还描绘了无数商人小贩、市井行人、农人、船工等人物。
展览还布置了正本和稿本的对比图,使观众能够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据介绍,《康熙南巡图》经由王翚等众多画家历时六年方告完成。正本绘制前,先绘有稿本十二卷,呈康熙御览钦定后,再绘制正本。稿本为纸本淡设色,内容与正图大致相仿,小有差异,尺寸比正图略小。“稿本虽用笔较为粗糙,着色较淡,但为正本绘制提供了可靠依据。”沈阳故宫相关负责人说。
另外,从10月1日起,沈阳故宫还推出“乾隆在盛京”文物特展。乾隆皇帝遵循东巡祭祖之制,曾四次赴盛京祭陵,并在盛京皇宫驻跸多日,因此,在盛京皇宫中留下许多帝、后御用物品,其中包括清朝重要的典制宝器、皇家御用的瓷器、书画、雕刻品、珐琅器、织绣品、书籍等各类珍品。本次展览遴选的近百件文物,展现了乾隆在盛京的活动情景,这些文物有的专为盛京制作,有的专为皇帝御制,有的在清帝东巡时多次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展品中两册清乾隆十三年武英殿刻本《盛京赋》满汉文篆体毛装本来自辽宁省图书馆。长达3390余字的《盛京赋》,是乾隆1743年冬东巡盛京时所作。该套《盛京赋》毛装本为汉满合璧本,全部为64册,分满文三十二体篆文刊本32册和汉文三十二体篆文刊本32册,今日看来尤为珍贵。
乾隆东巡推动了沈阳故宫规模扩大。乾隆在第一次东巡回京后,下谕在盛京增拓行宫。迪光殿、保极宫、介祉宫、颐和殿、戏台等建筑,都是乾隆时期建造的,主要供皇帝及东巡随行人员居住。乾隆还下令将一些国府秘籍,如玉牒、玉宝、玉册等在盛京尊藏,并为此修建了敬典阁、崇谟阁、文溯阁等。(记者 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