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医生,每年却开出不计其数的“药方”,精准治疗农作物的疑难杂症;
他,不是老师,每年却频频站上田间地头的“讲台”,无私地为农民传经送宝;
他,不是学者,却笔耕不辍发表论文40多篇,是农业领域当仁不让的“权威”。他,就是辽宁省开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孙满柱。
30年风霜雪雨,30年清贫坚守,30年克己尽责,孙满柱用默默奉献实现了他“为农民服务,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铮铮誓言。在开原农民眼中,他是“最美”的人,而孙满柱却说,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农技员,守望农民辛勤耕耘的土地沃野千里是他一生的荣耀。
默默服务“三农”30载,开原农民说他美在心灵。
1964年,孙满柱出生在开原市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从少年时代起,他就跟随父亲和兄长在田埂上劳作,对脚下的这片黑土地情有独钟。1987年,从辽宁省熊岳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开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这一干就是整整30年。
从工作第一天起,孙满柱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下乡,他的书包里永远装着三样东西:一包干粮,一支圆珠笔,一本植物图册。不到半年时间,田间里所有农作物甚至各类杂草他都了如指掌,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30年来,孙满柱行走在田野、扎根在田野,他与大地为伴、与庄稼结缘、与农民为友,为研究和推广农业技术不遗余力。他说,“我是贫苦农民的儿子,是党和国家培养我成了村里的文化人,我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农民服务,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一忙起来十几天回不了家,家里人对他抱怨满腹;为了不耽误给农民传授技术,他没有见到老父亲的最后一面……多年来,对家庭的亏欠时常令他深陷自责,但孙满柱说他又是幸运的,这份幸运来自农民的信任,这份信任幸福了农民,也幸福着他自己。
不遗余力推广农技,开原农民说他美在行动。
孙满柱曾在他的笔记本上写道:“仅有好技术还不够,只有依靠农技推广,才能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上世纪80年代末,开原市的水稻栽培技术还比较落后。为了引进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孙满柱三次北上吉林通化、延边,考察、学习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开原市应用抛秧栽培技术的水田由最初的3亩迅速发展到30多万亩,平均亩增收节支200元以上。
2013年,辽宁省全面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开原市全面实行水稻工厂化育秧。为了把这项技术推广到位,孙满柱天天往农民家里跑,手把手教授农民配制营养土、育苗、练苗、追肥等关键技术。
为了让更多农民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孙满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农民进行培训,田间地头有他的足迹,培训讲堂有他的身影。近年来,他发放农业科技资料20余万份,完成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000多人次、引导性培训3000多人次,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在他的带动下,开原市农业科技入户率明显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显著增强,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年创社会效益5000多万元,促人均增收百元以上。
身许“三农”,不忘初心。30年来,孙满柱用极不平凡的成绩向人们诠释着“农技员”这个温暖而又有分量的称号。他曾获得“国务院农业技术推广事业政府特殊津贴”、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突出农业科技人员”、“辽宁省优秀专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