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连人的仲夏夜
大连日报  2019-08-05 15:25:35

大连人的仲夏夜

1

大连人的仲夏夜

2

大连人的仲夏夜

3

大连人的仲夏夜

4

  1.如今,多种多样的啤酒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炎炎夏日里,在家中冰上几瓶,感受那种破冰而出的鲜爽滋味,也是许多小资人群的首选。边峰 摄

  2、3.在大连,烧烤的队伍中,烤鱿鱼、烤大虾这两样是必不可少的。@老兵伟哥 摄

  4.凯龙啤酒应该会勾起许多大连人对酒的记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完大连一方对战山东鲁能比赛的那天晚上,一行人兴冲冲地去吃了烧烤。羊肉小串、羊排、腰子、鸡翅、扇贝、虾爬子……几轮酒水下肚,男生们对那场球赛的讨论越发浮夸,对新转会来的龙东赞不绝口,隔壁桌的大哥们也坐不住了,纷纷加入“技术流互吹”战局。有了啤酒、烧烤、海鲜、球赛,大伙儿都是“自己家兄弟”。

  欢迎加入

  “换啤酒”小分队

  身边80后、包括众多90后的朋友,大多都被使唤过“换啤酒”。那些当买酒小兵的经历,大多都是不情不愿。

  那个时候,因为酒劲大、威力强而享誉大连的“凯龙啤酒”上世纪是最受欢迎的产品,除此之外还有“大棒”“小棒”等本土品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连,“下馆子”还是一件奢侈的事儿,仲夏夜的晚上,最常见的是坐在路边摊光着膀子吃烧烤的中年人。几瓶凯龙下肚后,就开始夸夸其谈,高兴的时候还会高歌几句并伴随旋转跳跃的剧情。在那个娱乐相对匮乏的年代,倒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吧。

  从嘬一小口啤酒沫,到现在整箱整箱呼朋唤友,大连人对啤酒的热情从未消退。小时候在饭桌上,看大人们杯盏觥筹,男男女女们脸上都挂着醉意朦胧的神情和微笑。

  除去把酒言欢的聚会,印象里最深的是外婆饮酒。生病卧床前的姥姥雷厉风行,早睡早起、锻炼、工作,完全是一个没有生在好时代的“女强人”形象。卧床后,虽然也意志坚定地每天坚持康复锻炼,但也总会在满头大汗后说几句“站不起来了”这种丧气的话。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我发现隔三差五的晚饭时间,姥爷就会给姥姥倒上一杯啤酒或者一小盅黄酒,那是我的记忆里关于饮酒为数不多的温暖画面,也让我对喝酒有了重新的认识。

  一直到了三十岁的年纪,我终于放松下来,学会在无力直面的现实里留给自己一点做梦的力气。会在特别疲倦的周末下午喝樱桃味的啤酒,也会在特别开心的时候开一瓶起泡酒酸到眯起眼睛,或是很小资地拿出来自啤酒王国比利时的进口啤酒品上一品。夏天的晚上,我们会在散步过后换上柔软的棉T,倒上一杯酒坐在低温的卧室说起各自的工作,说起未能完成的旅行,说起身边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醉眼看人间,锐利的线条和棱角的边缘被柔和的光晕替代,一切平静又温柔。

  经历了几代人以后,我们终于从“感情深一口闷”的陋习中渐渐走出,这让我万分庆幸。我始终认为,小酌才可怡情,无分寸的狂饮只会失态和不雅。

  “撸串”的最佳注解

  近几年,大连人也越发“洋气”,进口啤酒成了酒桌上的常客。而啤酒节的盛幕,仿佛是对这座城市夜生活文化最好的注解。与啤酒最配的,当然是烧烤。不知道“撸串”一词从何而来,简直贴切到不行。记得小学隔壁班有个女同学,左右两侧嘴角有两条长长的、暗红色的“线”,她说是吃羊肉串的时候被铁签儿烫的。虽然“撸”字在网络时代下有几分调侃的意味,但每次横着把冒油的羊肉串送进嘴里的时候,这个字就会跳出来,平添了几分喜感。

  对于烧烤,大家的喜好差异就大了起来。我见过在烧烤店只吃毛豆花生方便面的,也见过只吃蔬菜的美少女,当然比较搞笑的还是一共喝了两瓶啤酒抱头痛哭后不省人事的哥俩儿。

  在黄河路上有个海鲜烧烤摊,顾客大部分都是大学生。蒜蓉粉丝生蚝、烤海星、辣炒蚬子、烤海螺、烤鱿鱼,烤一切当季海鲜,小小的摊位每天晚上都座无虚席。大连的美味,经常藏在这种小巷子里。在这里,海鲜已经不是老大连人的专利,口口相传中,大连海鲜的优秀已享誉全国。

  虽然大连是一座地道的东北之城,却少了地域的风风火火,多了几分悠然和宁静,只有在酒桌上才会流露出东北人的豪爽。酒过三巡,牛已吹尽,时间一到,三三两两左右搀扶晃晃悠悠地回家,又觉得有点儿可爱。

  啤酒、烧烤、海鲜,足以撑起大连的仲夏之夜。 (文/马云云)

编辑: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