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消费市场平稳运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较好……“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延续平稳发展态势,质量效益持续改善,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4月22日,辽宁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截至3月末,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高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2位。
省财政厅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6.7亿元,快于序时进度1.8个百分点,同比增长幅度高于年初预算1.5个百分点,实现了开门红。其中,各项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8%,各项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4.7%。
从完成进度看,全省14个市均超序时进度。“这说明,各市落实‘重强抓’专项行动措施有力,收入预期管理得到强化,确保了财政收入的均衡入库。”省信息中心研究员姜健力说。
减税效应逐步释放 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从2018年5月份起,辽宁省开始积极实施各项减税政策。今年以来,减税效应持续释放,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今年一季度,全省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8%,比上年同期回落5.4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增长12.1%,比上年同期回落5.4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下降34.3%,比上年同期回落53.7个百分点。
“这是我省积极实施各项减税政策的结果,也是着力用财政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收入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的具体体现。”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2月1日,是减税降费新政实施首个纳税申报期的第一个工作日。在沈阳市铁西区办税大厅,某橡塑生产企业负责人因“减轻税负50%”而激动地说:“这份新年‘大礼包’,正好可以用来促进市场开发。”
随着一系列减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辽宁省企业税负将更低,成本随之减少,节约出的资金也将更多地投入生产和经营。
4月1日,在省税务机关组织的税企座谈会上,来自辽宁省汽车、钢铁、制造、商业等行业的10户企业代表,纷纷“点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营造出的良好发展环境。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税务部部长张鹏介绍:“2019年,公司预计减少缴纳增值税2亿余元、企业所得税约4亿元。”
“减税政策的落实,不仅让企业轻装上阵,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还能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从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姜健力分析说。
二产仍是主要税源 新兴产业增速较快
今年以来,辽宁省主要工业产品生产稳定,大型钢铁、炼化企业延续去年年末满负荷生产态势,“这样的生产态势与产生的经济效益,在我省税收收入的构成上,反映充分。”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季度,全省税收同比增加30.3亿元。其中,二产仍是主要来源。
分行业看,增加的税收主要来自石油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传统行业,3个行业税收增加额占全省税收增加额的89%,拉动全省税收增长5.2个百分点。此外,新兴产业中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税收增速较快,同比增长1.1倍,拉动全省税收增长1个百分点。
“这表明,我省传统产业生产经营状况继续向好,运行质量有所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规模扩大,质量和效益提高,对整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有所增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姜健力认为。
地区间收入增速差异缩小 县级财政收入增长较快
“今年以来,从各地的‘钱袋子’看,区域发展更加协调,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沈阳经济区、沿海经济带、辽西北地区、省沈抚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7%、7.4%、10.2%、10.2%,增速最高与最低相差2.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缩小2.6个百分点。
受益于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等政策,41个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加22.2亿元,拉动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上年同期、1月份和1至2月份3、13.3和5个百分点。
“这说明,我们的经济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姜健力认为,下一步,着眼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辽宁省各地区应科学统筹精准施策,使辽宁经济发展更均衡、可持续。(记者 唐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