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7000年开始 大连文化源远流长

2019-05-16 10:41:03  |  来源:大连日报  |  编辑:李静   |  责编:董健雄

距今约7000年开始 大连文化源远流长

小珠山遗址

距今约7000年开始 大连文化源远流长

鞍子山遗址发掘现场

距今约7000年开始 大连文化源远流长

门后遗址陶牌饰

距今约7000年开始 大连文化源远流长

文家屯遗址

距今约7000年开始 大连文化源远流长

郭家村遗址

距今约7000年开始 大连文化源远流长

金州石棚

距今约7000年开始 大连文化源远流长

四平山积石冢出土陶器

  长久以来,大连被视为“文化荒漠”,这与大连实际历史并不符合。

  就我国北方地区来说,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或者早期的玉石之路、中原地区的郑洛地区、太行山的东西两麓、燕山南麓、东北地区的辽西走廊和大连所在的辽东半岛地区,都是文化交会、冲突、交流、融合的关键地区,原因虽有差异,但地理区位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均是扼守文化交流通道的重要地区。

  大连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成为连接中原地区和东北腹地、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交通枢纽,同时也居于连接欧亚大草原东端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西交流的要冲,使之成为东北亚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激烈的文化冲突在该区域不断发生,推动着该区文化的持续发展和深度融合。所以从远古开始,以大连为中心的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就极为活跃和广泛,留下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徐昭峰

  距今约7000年:

  辽东半岛南端先民升起了袅袅炊烟

  考古资料显示,距今约7000年的小珠山一期文化,大连就有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活动及其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

  这些遗址广布于现今的长海诸岛;此外,甘井子区的文家屯、旅顺王家村东岗、郭家村等遗址,均发现有该时期的压印纹陶片。其中的典型遗址如小珠山遗址和门后遗址,发现有房址、灶址,大量陶器,玉器有斧、凿、坠和玉料,具有原始宗教性质的陶人面饰和鹿纹陶牌饰,发现有农业工具石铲、石磨盘、石磨棒等,说明其有农业的存在;渔猎工具石球、陶弹丸、角镞和网坠、鱼卡、鱼镖、鱼钩等的发现,说明渔猎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还有石坠饰的发现。

  该时期的先民定居生活,经济形态以渔猎经济为主、农业和海洋捕捞为辅,有了原始的玉器制造和宗教文化。可以说,距今约7000年,大连所在的辽东半岛南端先民已在此地升起了袅袅炊烟。

  距今约6700年开始:

  山东文化的影响与本土文化的重新崛起

  大家熟知的“闯关东”主要发生于清晚期到民国时期。大连所在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地区的文化渊源颇深。从距今约6700年的小珠山二期文化开始,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已经开始了文化交流,这种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密切。

  到距今约6500年-4500年的小珠山三期文化、小珠山四期文化时期,山东半岛地区的文化因素占比在20%~30%之间,说明这一时期山东半岛地区的文化对大连地区的影响在逐渐增强。至距今约4300年的小珠山五期文化时期,山东半岛龙山文化以更为强势的态势影响着大连地区。历经小珠山五期文化的蜕变,大连地区进入青铜时代。

  从距今约4100年的双砣子一期文化到距今约3900年的双砣子二期文化,大连地区逐渐被纳入山东文化系统,特别是双砣子二期文化应该归属于山东岳石文化的一部分。至距今约3600年的上马石瓮棺葬类型时期,山东半岛的文化影响从大连地区撤离。

  距今约3400年双砣子三期文化时期,本土文化才开始得以重新崛起。至公元前11世纪中叶的商周之际,大连地区的双房文化以石棚和曲刃青铜短剑为主要物质载体的青铜时代文化强势崛起,分布范围北抵辽宁抚顺、清原一带,西达下辽河东岸的辽阳左近,南到大连地区,东达鸭绿江下游左岸的朝鲜半岛西北部。

  距今约4500年:

  极可能源于红山文化的积石冢出现

  大连地区有两种石构墓葬最具特色,其一是积石冢,其二是石棚。从考古发现来看,东北亚地区最早的石墓是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积石冢。

  红山文化积石冢主要发现于距今约5500年左右的东山嘴期,分布于渤海北岸的大凌河流域,具有成群分布的特征。红山文化积石冢这种墓葬形制在渤海北岸沿渤海向东南传播,在大连北部的瓦房店、普兰店南延至旅顺一带滨海山地,发现成群的积石冢,时代最早者约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可早至距今约4500年。

  大连地区的积石冢和红山文化积石冢具有较多相同性,极有可能源于红山文化。大连地区经过发掘的积石冢包括新石器时代的四平山积石冢、文家屯积石冢、王宝山积石冢、鞍子山积石冢和青铜时代的老铁山·将军山积石冢、张家岚后山积石冢、于家村砣头积石冢、土龙子积石冢、岗上积石冢、楼上积石冢、卧龙泉积石冢等,这应是大连地区具有家族墓葬性质的遗存。

  青铜时代:

  衍生出石棚等石墓形态并向东、向北传播

  之后,大连所在的辽东半岛地区在积石冢的基础上,衍生出石棺墓、石棚、大石盖墓等石墓形态,并先后向东、向北传播。

  朝鲜半岛的石墓包括积石冢、石棺墓、石椁墓、支石墓等形制,积石冢如西海矢岛积石冢、黄海道黄州郡沈村里积石冢和江原道春城郡泉田里积石冢,时代最早者为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000年的西海矢岛积石冢。支石墓除咸镜北道外,在朝鲜半岛全境都有分布,大体被分为北方式桌子式和南方式棋盘式,时代为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3世纪。

  日本列岛的石墓包括对马岛、琉球列岛和九州地区的石棺墓和九州地区的棋盘式支石墓,时代在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后。

  中国境内所谓的石棚是指墓室高出地表、以整块巨石作为顶石的一类墓葬和相关祭祀设施的统称,主要流行于青铜时代,是大连地区所在的辽东半岛巨石文化的代表。石棚因为像帝王冠冕,因此又被称为“冠石”;又因多大小成对出现,也被称之为“姑嫂石”。石棚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早有记载,《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记载:“襄平延里社生大石,长丈余,下有三小石为之足。”襄平就是今天的辽阳,这里记载的大石即是石棚。

  大连所在的辽东半岛地区,石棚有43座和46座两种认识,根据整合结果,本区先后发现石棚应为48座之多。以石棚和曲刃青铜短剑为主要特征的双房文化在东北亚地区影响极为深远,其影响所及,包括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山东半岛以及整个朝鲜半岛等。

  (作者系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