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枚设色美人献寿图轴》
清掐丝珐琅百花葫芦瓶
沈阳故宫与故宫博物院在沈阳和北京同时推出了“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沈阳故宫“万紫千红”展览共展出馆藏文物70件(套)。在展出 21件(套)绘画作品的同时,还辅助展出带有花木图案的其他文物,如瓷器、珐琅、漆器等器物。这些文物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昨日,记者采访了沈阳故宫博物院展览陈列部副研究员、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李晓丽,她向记者介绍了花木画及相关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
刘权之与沈阳故宫的渊源
沈阳故宫所藏明清绘画总数逾千件,其中,清代画家册页作品数量之多、版本之精在国内首屈一指。本次“万紫千红”展出的清刘权之《设色百英呈瑞图》是全册描绘各类花木题材的画作,有灯盏花、芍药花、白玉兰、牡丹、萱草、松树、灵芝等花卉图案。该册页共十二开,以不同的花卉代表各种祥瑞之意。画面色彩鲜艳,繁花盛开,圆润饱满,绿叶吐新,或翻转飞动,或拥拥簇簇;枝干苍劲古朴,浅绛点染。每开皆有不同的主题,并题有绵忻(嘉庆帝第四子)的五绝一首。末开有“臣”字款及绵忻题记,前副页钤“嘉庆御览之宝”大方印,末页钤“嘉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据李晓丽介绍,刘权之是清代乾、嘉两朝重臣,纪晓岚的门生,曾参与编纂《四库全书》,官至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善书画。《四库全书》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编撰完成,乾隆四十八年运至沈阳故宫。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乾隆在热河翻阅文津阁《四库全书》时,发现书中有疏漏之处,便将原校官罚往盛京,重新校对文溯阁内的《四库全书》。之后,刘权之在乾隆五十五年和乾隆五十七年两次来到盛京对《四库全书》进行校对,查出了许多讹误错谬,所以刘权之和沈阳故宫非常有渊源。
本次展览中,《清冷枚设色美人献寿图轴》也令人瞩目,此画的图案取自传统的“麻姑献寿”神话故事。画面中心为入山采集寿品的麻姑。她身材修长,亭亭玉立,发髻高绾,余发垂肩,面容慈善,端庄秀丽。全图用笔工致,设色艳丽,各类纹饰和图案均围绕贺寿与喜庆这一主题。图左山石间小字书写:“冷枚恭画”,下钤“冷枚字吉臣”白文方印及另一方朱文印。
冷枚,字吉臣,号金门外史,一作金门画史。胶州(今山东胶县)人,从师焦秉贞并被引荐入宫。李晓丽说,冷枚画作题材非常广泛,无论人物、建筑、动物都有涉猎,尤精仕女,画法具有西方绘画技法,深受康熙和乾隆的喜爱。
清代珐琅制造技术高超
此次展出的“清掐丝珐琅百花葫芦瓶”和“清乾隆款粉彩九桃瓶”同样引人注目。
“清掐丝珐琅百花葫芦瓶”是本次展览中体积最大的一件文物,高93.3厘米,口径14.3厘米,足径30.5厘米。小口,细颈,束腰,底足微向外撇。葫芦束腰处有两个系蝴蝶形绶带,自然飘落,表面施鎏金。
此外,器身以掐丝珐琅饰各种色彩鲜艳的花卉图案,为典型百花不露地的装饰形式,有牡丹、菊花、茶花、月季、荷花等。葫芦瓶体量巨大,造型美观,珐琅釉色丰富,达近百种,制作工程之浩大,充分反映出清代乾隆年间珐琅制造技术的高超水平。
而“清乾隆款粉彩九桃瓶”高50.3厘米,口径10.8厘米,腹径37.6厘米,足径17.5厘米。瓶的造型为天球瓶。全器为白釉地,彩绘桃树一株,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桃花有的盛开,有的含苞待放,枝上结有蟠桃9个,桃树旁衬一簇月季。瓶底部足圈露胎,底部中央有蓝色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方款。
记者了解到,这件天球瓶在其他博物馆中也有收藏,而且样式一样。这次沈阳故宫和故宫博物院协同办展中,两座故宫各自展出一件。资料记载,以九桃纹装饰瓷器是雍正时期出现的官式瓷器的题材和样式。( 记者 杨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