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老厂房涅槃重生化身工业博物馆 见证共和国长子的工业百年

2019-09-18 16:14:01  |  来源:辽沈晚报  |  编辑:李静   |  责编:董健雄

沈阳老厂房涅槃重生化身工业博物馆 见证共和国长子的工业百年

沈阳铸造厂改建成博物馆后,现已申报国家工业遗产。  王琦 摄

沈阳老厂房涅槃重生化身工业博物馆 见证共和国长子的工业百年

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在沈阳制造,如今原比例仿制品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展出。

  12年前,从冲天炉中倒出的铁水,浇铸完成了最后一件产品——鼓风机壳,沈阳铸造厂完成了它的一段历史使命,整体搬迁,留下了服役了半个多世纪的厂房、设备。

  举架最高30米,横跨最长距离超百米,红砖砌筑……极具工业美学的老厂房在数年之后涅槃重生,化身中国工业博物馆,馆藏包括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原比例仿制)在内的1.5万件藏品,它见证了沈阳这个共和国长子的百年工业记忆,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博物馆以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为工业遗存的再利用提供了可行性。

  废弃工厂打造全国最大工业题材博物馆

  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14号,中国工业博物馆便坐落于此。下午3时许,仍有少数游客前来,感受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

  走进工业博物馆正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重达50吨、高18米的青铜浮雕,呈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炉钢水出炉时的壮观景象,寓意着沈阳的工业沸腾不息、振奋昂扬的精神。

  而浮雕的背后,是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铸造馆,中国工业博物馆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铸造馆建成后吸引了大批游客,反响非凡,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共鸣,因为这是沈阳乃至东北第一家工业类博物馆。

  沈阳铁西区委区政府在原铸造馆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2012年5月18日建成并对外开放。改扩建后的展馆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馆藏品1.5万余件,定级文物300余件,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全面展示工业题材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A级景区。现有通史、铸造、机床、汽车、铁西5个常设展馆和冶金机械展区。铸造馆为不可移动文物,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工业博物馆现在举办各种活动,已成为教育交流、成果展示、文化鉴赏的重要场所。这里每年吸引了30多万来自海内外的游客,每天平均1000人参观。”王雪说,从中国工业博物馆开馆起,她就在这从事讲解员的工作。

  王雪介绍,中国工业博物馆还拥有完善的功能服务区域和设施,包括多功能报告厅、贵宾厅、纪念品商店、观众互动体验区等。

  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由沈阳制造

  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里的各种藏品,包含着历史和一个时代的精神。“就如展馆中展出的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虽然是按原比例仿制,但其背后的故事展现了沈阳这个共和国工业长子用汗水和智慧浇铸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王雪说。

  1950年9月,当国家把铸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任务交给沈阳第一机器厂(后来更名沈阳第一机床厂)的那一刻,全厂上下都万分激动。激动过后,他们又开始有些担心,因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从模具制作到最后浇铸都有相当的难度。工厂推举了当时铸造技术尖子焦百顺师傅带领铸造团队担此重任,由于当时生产条件艰难,从模具制作到浇铸成型主要凭经验手工操作。

  没有炉子,工人们砌了个砖炉;没有化罐,自制铁罐代替;没有脱氧剂,用木棒搅拌脱氧;没有测试铝水温度的仪器,就在炉前肉眼观察铝水颜色的变化。

  1951年4月,沈阳第一机器厂的工人们硬是凭目测、手工操作的精湛技艺攻克了难关,提前20天完成了金属国徽的铸造任务。

  同年5月1日,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庆祝国际劳动节的喜悦中,凝结着铁西工人的心血和智慧、爱国深情的第一枚金属国徽悬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记录沈城百余年工业文脉

  中国工业博物馆中不仅有新中国成立之初沈阳工业的辉煌,还展现出了这座工业老城百余年的工业文脉。通史馆内,一张巨幅奉天造币局的照片便是最好的体现。

  王雪告诉记者,奉天造币局的前身是奉天机器局,始建于清光绪22年,由于抵抗外来侵略花销巨大,东北地区制钱短缺,于是依克唐阿上奏光绪帝,在奉天机器局内开始铸造银元,这也是东北地区第一家近代机器化工厂。

  不过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奉系军阀张作霖使用强硬手段,将其变成了奉系军阀的私人企业,之后造币厂便停工了。2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军阀军费消耗巨大,不得已在东三省兵工厂恢复造币。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侵略东北,1932年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建立,急于掠夺占领区资源的日本最先想到的就是建立伪满洲中央银行,于是迅速接管了辽宁造币厂,改名为伪满洲中央银行造币厂。

  直到1948年沈阳解放,伪满洲中央银行造币厂回到了人民的手里,改称为东北银行工业处,之后又改为东北银行工业处总厂等。1987年,造币厂重新定名为沈阳造币厂,市面上流通的一元,5角还有纪念币都是沈阳造币厂生产的。新中国第一枚一分硬币在1955年1月27日在沈阳造币厂生产。

  而一直以重工业闻名的沈阳,也有过优质的轻工业。馆中展出的白山自行车,曾是沈阳自行车厂的看家品牌。1949年5月,沈阳自行车厂的前身——沈阳制车厂成为国有企业,恢复自行车生产,1952年生产白山牌自行车,曾进入全国优质名牌自行车行列,而沈阳市自行车厂是当时仅有的三家名牌自行车厂之一。

  保留车间原貌展现特色工业美

  中国工业博物馆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博物馆的传统印象,博物馆不止有历史类的、艺术类的,还有工业遗址类的,对我国工业遗产、工业遗址的保护、利用和研究,中国工业博物馆无疑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馆内最珍贵的不可移动的文物——冲天炉,是这座工业遗存的涅槃重生的见证者之一。重量达300吨,长12米,宽14米,高27米,每小时可熔炼铁水10吨,2007年随着沈阳铸造厂升级搬迁,完成最后一次浇铸后封炉。

  新的现代化铸造工业已经开启,而原铸造厂的厂房拆还是不拆?拆了可以置换成高档住宅或者商业区,不拆意味着铁西区政府财政的巨大损失,经过反复论证,铁西区委区政府作出了惠泽后世的决定,把铸造厂的一车间改造成铸造博物馆。

  保留原厂的混砂、落砂、排砂、抛丸等系统,保留冲天炉、10吨天吊及运输轨道、举架高达30米的厂房等等,在近2万平方米的主体建筑,基本保留了原铸造厂一车间的原貌,馆内存放钢水包、铸件、设备等实物,展示了七大铸造工艺流程,并运用大量的图片、文字和音像,并在此基础上营造出工人生产的场景,使一个不再生产的老厂房再次焕发了生机活力,成为一座展现东北老工业区工业文化的博物馆。

  铸造馆内空间构架具备震撼人心的工业美,是现代建筑美学、机器美学的直观表现,对后人创造性思维仍然具有启智效果,其艺术感染力为遗产再利用提供了可行性。

  改建成博物馆后不仅成为沈阳的地标性建筑、具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对于研究沈阳铁西工业发展史、保护保存近现代工业历史文物资料,感受沈阳铁西工业发展的沧桑变化,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都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重要价值。

  老厂房重生申报国家工业遗产

  沈阳铸造厂作为全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专业化铸造企业,改建成铸造馆后,现已申报国家工业遗产。

  当时的铸造厂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职工人数多时达5800人,年生产能力最大时曾达到38000吨,为通用、重矿、机床、冶金、汽车、石化、基础件等多个行业提供产品,生产各种牌号灰铸铁、铸铁、合金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及铜铝合金等铸件,产品销往全国十余个省市,并有部分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的国家大型二类企业。

  沈阳铸造厂建厂以来,累计为国家各行业提供各种铸件100万余吨,其中涉及国家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点装备的铸件30余万吨。在沈阳工业发展乃至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曾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以沈阳铸造厂为典型代表的铁西各工厂是计划经济时代工厂的缩影,在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阵痛后,它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重新走向了辉煌。而铸造厂原址再利用,为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

  中国工业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铸造厂改建为博物馆之后创造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它的潜在价值在博物馆建成后得到了最大化的社会价值发挥,为社会提供了城市人文景观,成为沈阳一个独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作为优质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当地政府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可以说它是一个时代、沈阳人民顽强不屈的见证者。”(记者 王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