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报道(吕文卫):11月14日,教育部在北京举行“教育奋进看落实”新闻通气会。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了教育部及各地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关工作进展情况;上海、海南、长沙等省市代表分别作了经验介绍。沈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闫凤霞介绍了沈阳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经验。
新闻通气会现场 供图 沈阳市教育局
政府支持保障强
闫凤霞表示,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将其作为城市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作为惠民便民利民的重要举措,政府主导,强力推进。沈阳市政府印发指导意见,明确教育、财政、公安、人社和发改等部门责任分工,加强协同配合,各地区、各学校按照一区一案、一校一策的原则,形成合力,稳步推进。市财政部门每年按照参加学生实际人数,安排专项经费,两年来累计安排资金3.75亿元,保障了课后服务工作的深入推进。
“市教育局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实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在教育部和辽宁省教育厅有关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指导意见的框架基础上,乘势而上、力求实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并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案例特别奖’。”闫凤霞说。
全员接纳范围广
沈阳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做到“两面向、一同步”,即面向在沈所有学校和全体学生,起步阶段不搞试点,直接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同步推进,边运行边完善。课后服务工作启动的第一个学期,小学、初中、高中的参与率就分别达到了97.7%、94.6%和98%,广大市民都能享受这项惠民政策。课后服务不仅极大方便了学生家长,同时由于实行普惠制度,也减轻了家长校外托管产生的经济负担,校外培训机构办班数量明显减少,在职教师校外补课现象显著减少。
多元选择形式多
据了解,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类型、项目都可以自由选择。服务类型上,沈阳市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两种类型的课后服务,一类是普惠性课后服务,一类是个性化课后教育,学生可自愿选择参加一种或两种。项目选择上,沈阳市教育局要求学校充分利用校内设施设备和挖掘校内教师资源,为所有学生提供课后看护及作业答疑、课外阅读、科普、体育、艺术等普惠性课后服务;同时支持学校引进校外优质资源,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益智创新、拓展训练、冰雪项目、戏曲等个性化教育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参与课后服务 供图 沈阳市教育局
课后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成立了近1.2万个课后兴趣小组与社团,拓展了学生个性成长的空间与时间,同时激发了音体美劳等学科教师的成长愿望,给有特长的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家长参与管理强
利用课堂开放月、百万家长进校园等契机,学校让家长与学生共同体验社团活动,面向家长开展课后服务评价,吸收家长提出的合理建议,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沈阳将课后服务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考核内容,通过专项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地区各学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效果显著。调查显示,家长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
中小学课后服务已成为沈阳全面振兴中的一项暖心工程,成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助力工程,增强了学校改革的动力与活力。闫凤霞表示,今后,沈阳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健全课后服务机制,让内容更丰富、服务更高效、保障更有力、学校更有劲、家长更满意,努力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