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尼日利亚学员在辽宁华冶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多媒体教室学习电工技术理论知识。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来自尼日利亚的60名工程师日前正在辽宁鞍山华冶集团学习输变电装备的生产与工厂管理。这是尼日利亚为了解决自身电力基础设施瓶颈做出的努力,也是中国经验点亮非洲自主工业化未来的最新尝试。
“这些工程师是尼日利亚乃至非洲电工装备自主化的第一批种子。我们将帮助非洲在未来10到20年时间里,彻底解决电力基础设施问题。尼日利亚将有能力自主建设、制造和维护自己的电网。”华冶集团董事长马黎明说。
马黎明透露,未来中国工程师和尼日利亚的工程师将合作在尼日利亚建设一个大型的输变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其中包括三座变压器厂、电力设备检验检测站以及配套设备生产厂。
自独立伊始,以尼日利亚为代表的非洲国家就强烈渴望实现工业化,渴望改变对西方的经济依附。1989年联合国大会决定将 11 月 20 日定为非洲工业化日,以此推动国际社会关注非洲工业化。
遗憾的是,因为各种原因,非洲工业化的梦想至今未能实现,制造业比例不升反降。公开数据显示,1970 年非洲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大约为 3%,这一数据在 2014 年下降到不足 2%。
更严重的是,非洲经济增长更多是资源价格上涨和资源需求推动,属于“非工业化的增长”,不可持续。
尼日利亚央行前副行长金斯利·莫加卢(Kingsley Moghalu)撰文呼吁非洲国家应“摒弃一种误导性的观念,即非洲国家可以加入西方,不必经过工业社会而直接成为后工业化社会”。
在非洲积极推动工业化之时,作为非洲最重要战略合作伙伴的中国,正在经历国内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非刚好形成互补,中非产能合作迎来重大机遇。
2015 年中非合作论坛约堡峰会提出“十大合作计划”,2018 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八大行动倡议”,中非产能合作均是关键领域。
此次尼日利亚的工程师来到鞍山华冶集团学习,正是尼日利亚电工产业园的项目分支,此项目得益于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八大行动倡议”。尼日利亚电工产业园,由辽宁华冶集团和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项目总投资约3亿美元。
辽宁华冶集团是一家有25年历史的、专业的电工装备制造企业,已经为包括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多个非洲国家提供服务。
作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一直面临着无法自主生产输变电设备的尴尬局面。而随着人口快速增长,用电需求与日俱增,未能及时升级的电网系统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瓶颈。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周瑾艳说:“非洲发展经济的前提是加强以电力网络为代表基础设施建设。因为能源基础设施缺乏,会导致断电频繁、电价昂贵,严重阻碍非洲经济的发展。”
为了突破电力困境,尼日利亚在考察了多个国家后,最终选中了中国企业,并派遣工程技术人员来到鞍山华冶集团学习。
尼日利亚总统发言人加尔巴·谢胡表示,尼日利亚电力工程师在中国接受培训,对于尼日利亚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此次工程师们学成归国后,不仅能够改变尼日利亚不能自主生产输变电设备的局面,产品还将出口到非洲其他国家,广泛服务于非洲相对薄弱的供电领域,帮助非洲解决未来10-20年的发电问题。
马黎明介绍,今后4年尼日利亚技术人员将陆续来中国接受培训。华冶也将派出自己的专家去非洲现场做培训。
“我们对非洲的支持,不带任何附加条件。不仅要把尼日利亚兄弟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未来,尼日利亚还将和我们一起实现技术升级。我们希望非洲大陆,在我们支持下,有能力建设、制造和维护自己的电网。这也是践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冶还受尼日利亚相关部门的委托,组织国内高校、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一流专家制定《尼日利亚国家电工标准》。这将帮助尼日利亚按照自己的需要,制定电工标准,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点亮当地乃至非洲自主工业化的未来。
“中国对非洲最大的贡献是,帮助非洲从受援对象成为投资的热土。非洲得以重塑其世界地位,实现与西方的平等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周瑾艳说。(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