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杨田荣说新书,曾备受辽宁省市及地方部门领导重视,并受到媒体关注。1963年,《人民日报》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了他开创现代新评书道路的事迹,赞誉他为中国曲坛上全国说新书的一面旗帜。
日前,在杨田荣先生百年诞辰之际,他的女儿杨佩琴接受了当地媒体人王兰的专访。
王兰:请您再谈谈杨田荣对鞍山评书的影响?
杨佩琴: 在父亲的影响带动下,鞍山有一大批中青年演员开始学说新书,形成了良好的局面,也锻炼了鞍山评书的演员队伍。鞍山人说新书培养了不少人才,为鞍山后来成为“评书之乡”奠定了基础。
父亲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鞍山入党最早的一批演员。通过党的培养教育,他从一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艺人,成长为对党、对人民有着深厚、朴素感情的文艺战士,他努力学习、提高觉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工作。他先后当选为鞍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鞍山市文联委员和省市先进工作者。
随着文艺春天的到来,父亲说新书的热情更高了。1972年,他在电台演播评书《沸腾的群山》,长篇小说《沸腾的群山》的作者李云德先生是鞍山人,也是父亲的好友。父亲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很高,改编和演播很顺利。播出时,听众反响特别强烈。后来,父亲在演播《激战无名川》时,大量运用口技表现抗美援朝时飞机大炮的战争场面。这两部书和随后陆续演播的《艳阳天》、《金光大道》、新编《包龙图》、《李自成》、《十五贯》等新书,在全国几十家电台播出后,又一次产生了轰动。父亲带动了一大批鞍山演员到电台演播评书,让鞍山评书走向辉煌。
王兰:杨田荣逝世后,听众一直没有忘记他,特别是这次为了纪念他的百年诞辰,听众们通过微信留言给予他很高的评价,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杨佩琴:为纪念父亲百年诞辰,中国有声阅读委员会两次推出专题节目。诗人李金平创作长篇叙事诗《百年杨田荣》,著名评书演播艺术家田连元撰写纪念文章《说老书是大“角” 说新书是大“蔓”》,电台还播出纪念父亲的节目并重播他的评书,十余家中央及地方媒体给予报道。同时,听众朋友还通过微信大量转发相关消息并热情留言,这些都让我十分感动。我父亲始终怀有为人民说好书的情怀,大家送给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我为父亲感到骄傲。(文 肖晗 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