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尝试古建筑修复工艺,虽然有点手抖,但感觉太奇妙了!”8月5日,沈阳故宫古建筑油饰彩画保护修复二期工程第二次公共示范和观摩体验活动迎来研学专场,来自各学校的32名在校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走进沈阳故宫十王亭修缮现场,现场观摩古建筑修缮工艺——地仗的传统工序,并亲自动手体验地仗灰料的调制和“下竹钉”。大部分观摩者都是第一次近距离参观古建筑修缮工艺,他们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文物修复工作者真的很了不起。”
活动当天,参加观摩的同学们早早集结在沈阳故宫镶白旗亭外,施工主讲人艾荣奎在工程现场外的图版和模型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们集中讲解了古建筑油饰彩画地仗修缮工艺中的砍净挠白、下竹钉、汁浆、捉缝灰、扫荡灰这几道工序,并展示了地仗所使用的传统工具和传统材料。“‘下竹钉’是指先仔细检查每一构件,把缺损、糟朽处,视情况用木板或木条剔补钉牢,并下竹钉……”同学们近距离观察工匠在地仗修缮过程中进行砍净挠白、下竹钉等技艺,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下竹钉”。
“下竹钉得用巧劲儿,人生第一次尝试修缮文物,虽然有点紧张但非常开心。”目前在吉林外国语大学英语口译专业读研究生的马诗雯告诉记者,她觉得这次活动机会难得而且意义非凡,“我学习英语口译,经常会给留学生和外国友人讲述中国故事和文化,以前就只是照本宣科。这次体验之后,我对文物修缮的传统技艺有了更深层的了解,今后会更好地向外输出我们的传统文化。”作为沈阳人,来自鲁迅美术学院的张颖超表示自己多次来沈阳故宫参观游玩,但近距离观摩古建筑修缮工程是第一次,她告诉记者,修缮工匠专业耐心、细致认真的精神令她钦佩不已,“他们堪称古建筑‘医生’,非常了不起。”
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表示,本次公共示范和观摩体验活动,是专门面向在校学生做的一次研学专场,“希望具备一定文保知识的学生们,深入了解古建筑修复的传统工艺,感受工匠精神,扩大古建筑传统修缮技艺的社会关注度和传播度。”
(记者 张宁 摄影记者 常晟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