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牢牢守住了“城市大门”
沈阳日报  2020-08-26 10:06:32

  原标题:从落地到隔离“全闭环”管理 他们牢牢守住了“城市大门”

他们牢牢守住了“城市大门”

张文魁 摄

  入境人员隔离宾馆位置示意图、隔离安置在住人数统计表……8月24日上午9时,记者走进沈阳市本级入境隔离安置宾馆指挥中心,记者看到每间房间都处于“战时状态”,“每周承担安置3个直航航班入境人员,每个航班旅客平均在240人至290人左右,这个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加上每天解决隔离人员的不同需求及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沈阳市市本级入境隔离安置宾馆指挥中心负责人、市文旅局副局长马今感慨地说道:“在疫情常态化下,入境人员的数量还很大,可是正是有这样一群人在坚守,织就了一张密实而有效的防护网,牢牢地守住了沈阳的‘城市安全门’。”

  迅速集结 8家单位组成“联防联控协作体”

  从3月23日开始,市文旅局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在沈入境人员的防控安置工作,并按照市防指要求成立了市本级入境隔离安置宾馆指挥中心。“严防境外输入是沈阳整体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完成入境隔离安置任务,是一项艰巨、复杂、繁琐的工作。文旅局接手这项工作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是怎样的工作对我们来说太陌生。现在回过头看看,我们也确实走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马今称,刚接手这项工作时,隔离宾馆我们一家一家地找,防控工作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一项一项地来填补空白,但我们横下一条心:没有路,我们蹚出一条路。”

  在市防指领导下,由市文旅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行政执法局、市外办8家单位组成的联防联控工作组迅速建立。“还记得当时让我去联系联防联控成员单位的时候,内心是有点忐忑的,可是当一个个电话打过去的时候,得到的答复都是:全力支持,共同完成此项任务。”马今说,不到半个小时,8家成员单位迅速响应,快速建立了“市本级防疫联控工作组”微信群。

  在这个联防联控工作群里,遇到问题都能得到迅速有效地解决。比如以前宾馆只有生活垃圾,而在隔离安置宾馆,既有生活垃圾,又有医疗垃圾,而这两种垃圾的处理又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以往也没有先例。相关部门开始协商处理,分工合作,很快就制定出了合理的处理流程。

  从无到有 制定工作指南和操作规范

  如何让入境旅客“落地不失控”“隔离不托管”,如何让各单位间密切配合,确保形成隔离工作的闭环?指挥中心经过多次的修改和推演,一套精准的“接机流程”很快敲定:旅客下飞机后,由海关、卫健、公安等部门进行登记、问询后,所有信息和人员情况由责任部门精准掌握。根据人员目的地,市文旅局将这些旅客分派给市本级或各区县宾馆,由交通部门安排送达隔离安置宾馆,最后由疾控部门对全部旅客进行核酸检测。

  “目前隔离安置宾馆的运转顺畅高效,有指南可以查询,有规范可以遵守。”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市文旅局产业处副处长王友军经常调侃说,别看现在“高效精密运转”,当初可真是从‘一穷二白’的日子走过来的。指挥中心仅用4天时间便制定了隔离宾馆工作指南和操作规范,形成了入境严管、口岸检疫、分类安置、目的地送达、集中隔离、医疗救治、跟踪分析等全程监控的工作闭环系统;根据各酒店遇到的问题,指挥中心又编辑了《隔离安置工作60问》,轮转的工作人员和入住旅客可直接“按册实操”。

  “除此之外,那时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宾馆’谈合作,文旅局‘搜索’全市各个等级的酒店,划定范围后,指挥中心支援组全体出动挨家做工作。”马今称,那时候很多酒店从业者对这项“任务”内心是有些抵触的,担心作为隔离宾馆会影响以后的运营。由于没法强制要求酒店,他们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社会责任和同胞亲情的角度劝说酒店,渐渐地,1家、2家、3家……市文旅局先圈定有意向的宾馆,由公安、疾控部门从安全、消防、防疫等方面做标准认定,再由市文旅局与宾馆协商制定价格标准。目前正在运行使用的9家市本级隔离宾馆,都是按程序选定的,确保了安置环境符合防疫要求,安置服务规范有序。

  信息完备 是服务、安全、闭环的基础

  “说到这,隔离安置宾馆的很多流程都捋顺了,可各个工作组在运行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马今说,看似“只要输入信息就可以”的数据组其实是一个对体力和脑力要求都很高的核心岗位。文旅局科技处处长王宝城负责数据组的工作,从4月11日起他就一天没有休息过,“最初的时候,各个部门都来要数据,但是因为时间节点、口径不一样,数据组一会儿要做个这样的表格,一会儿要做个那样的表格,重复性工作特别多,为此,数据组设计了一个数据统计方法,根据各部门的需求,把十几种不规范的表格规范统一为同一种格式的数据系统,各部门按需取数据,简洁高效精准。同时,为各级领导应对疫情决策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为做好市本级的入境人员隔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精准的数据信息是保障服务、安全、闭环的基础。”王宝城解释说,比如说”特殊人群“,包括12岁以下儿童和婴儿、6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等。“入住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通过谈话的方式进行了解,如身体状况,有没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近期是否做过什么手术,以便将这些信息及时提供给应急组、医疗组等,便于相关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才能让各部门提供服务保障。”

  王宝城说,安全和闭环,指的是旅客从入境沈阳到解除隔离前54小时要把所有信息,包括目的地信息和离开方式信息再进行补充采集,推送给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再推送给解除隔离人员要去的目的地省、市、县、街道,“有的人刚解除隔离还没到目的地就接到社区的电话,自己都被吓一跳:‘他们咋知道我今儿回来呢,也太神了吧’。其实,正是数据组的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地奋战,及时、有效地进行数据采集和传送,才让‘大数据’看起来很神奇。”

  志愿者参与 只要有需要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

  “隔离宾馆是防疫的前哨,更是展示沈阳形象的窗口。沈阳启用党员志愿者支援到疫情的防控工作中,把沈阳人的热心、暖心通过点滴行动传递给隔离旅客。”马今称,来自文旅、卫健(疾控)、公安、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农业研发服务中心、市创新与转化中心、市产业转型中心、13个区县(市)等多家单位,以及市直机关工委选派的党员志愿者投身于全市隔离安置工作中。

  沈阳市委组织部孙菲称,目前指定安置宾馆的党员志愿者累计达1167人,他们全部是派驻单位的业务骨干和精英,有的党员志愿者因为岗位的不可替代性,已在隔离宾馆坚守了近5个月。单位的一摊工作不能“全扔”,隔离安置酒店的工作又很繁重,可是在工作中,他们从没说过苦和累,始终践行着“隔离酒店不隔爱,温暖一直常在”的工作要求。

  协调支援组组长、沈阳市艺术学校副校长张海波是一名党员志愿者,“这个协调支援组,其实就是哪里需要,哪里有急事和难事,我们就要出现。这边飞机落地,我们与宾馆工作人员一样穿着密不通气的防护服,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支援工作包括工作流程指导、搬运行李、心理疏导等。比如妇联包保的隔离宾馆女同志比较多,入境人员的行李平均有10余件,搬运行李成了件难事,每次支援组派出的支援的同志,都在30度左右的气温下,穿上防护服4个多小时,再干体力活儿,那种热和闷真的很让人煎熬。”张海波说,他们在现场还要完成“察言观色”的工作,通过与入境人员的谈话、细节等判断他们是否是“特殊人群”,是否需要特殊关注。“在这奋战的几个月,虽然很难很累,但是能用我们的力量守好咱沈阳的‘家门’,我们都觉得挺骄傲的。”(记者 樊华)

编辑:王伟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