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1月16日,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沿河核电”)召开2020年度新闻发布会。
2019年,红沿河核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4台机组稳定运行,上网电量达到307.64亿度,实现历史性突破,同比增加 8.82%。红沿河核电对促进大连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
红沿河核电站厂区全景图 供图 红沿河核电
安全质量继续创优
2019年,红沿河核电认真贯彻中国核安全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原则,持续夯实安全质量工作基础,全年未发生影响反应堆安全以及辐射防护等领域的异常事件,一期工程4台在运机组持续稳定运行。生态环境部和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对红沿河核电环境监测数据显示,环境指标正常。核电运行和工程建设两个领域的安质环标准化及国际标杆评估均达到8级,处于我国核电行业领先地位。深入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红沿河核电获辽宁省省长质量奖。3、4号机组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这是我国核电领域首次获得该奖项。
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红沿河核电按照核电建设标准,严格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关键工程节点均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验收检查。
目前,二期主体工程完成85%,5号机组完成冷试,6号机组进入设备集中安装阶段,两台机组分别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2022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至2019年底,工程建设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979天。
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红沿河核电站在建中的五六号机组 供图 红沿河核电
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红沿河核电积极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在抓好安全生产基础上,强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与融合,全年实现上网电量307.64亿度,比2018年增长8.82%。这一电量相当于大连市去年用电量的八成。
上网电量的增加意味着生态环保效益更加显著。根据计算,与同等规模火电厂相比,红沿河核电年度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94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87万吨,综合温室气体减排效益等效于6.9万公顷森林吸收量,相当于大连森林面积增加约13%。红沿河核电积极共享发展成果,持续参与辽宁省“煤改电”项目,助力辽宁、大连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红沿河核电站模拟操作室 供图 红沿河核电
随着公司发展和项目推进,红沿河核电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储备。
目前,公司拥有持照反应堆操纵人员261人,2019年又有54人通过了操纵员、高级操纵员考试,即将获颁证书,为一期工程稳健运行、二期工程调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红沿河核电大力弘扬劳动和工匠精神,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多名员工在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
社会责任充分彰显
红沿河核电站厂区一角 供图 红沿河核电
红沿河核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严格按照《核安全法》要求,做好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及时全面公布核与辐射安全、环境监测等信息,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为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红沿河核电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事业,投入资金为周边社区建设基础设施,改善低收入村用水条件。红沿河核电举办扶贫义诊,开展慰问、金秋助学,吸纳社区居民就业,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参观核电站等,增进了红沿河与周边社区的沟通,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文 高元勋 孙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