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饽饽已经成为 一种艺术形式。
困难家庭拿到了花饽饽。
还记得2019年曾报道过的好吃又漂亮的“胶东花饽饽”吗?2019年,胶东花饽饽被确定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家住机场附近的姜惠成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马上过年了,姜惠的手里接到了大量订单,忙得不亦乐乎。但她却始终有个愿望:希望让困难居民也能吃上她做的花饽饽。
300年历史花饽饽成了大连新食尚
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过年一定要蒸馒头。这几年,随着花饽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它在大连渐渐拥有了庞大的“粉丝群”。特别是升级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喜欢这项手艺,爱上花饽饽味道的人越来越多。
花饽饽诞生已经有300多年了,它不仅外观好看,且是纯天然手工制作,营养美味,健康环保。如今,很多人定制花饽饽不仅为食用,更多取其吉祥之意,用于庆祝、祭祀和馈赠等。花饽饽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近日,记者走进姜惠工作室,看到了很多正等着进蒸箱的花饽饽,有2020年的属相——大耳朵老鼠,有栩栩如生的小鱼,还有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幸福平安的大枣饽饽、桃子饽饽等等。每个花饽饽都被各种颜色点缀,漂亮极了。姜惠告诉记者,饽饽上的颜色大可放心,都是可食用的材料制成。“要想花饽饽有市场,从制作原料到制作工艺,不能有一丁点掺假,花饽饽再好看,也是吃到嘴里的食品,所以食品安全和卫生是首要的。”姜惠介绍,饽饽主料选用精选面粉,加上农家鸡蛋、纯花生油、牛奶等,口味绝佳;艳丽的色彩有的是用蔬菜水果的汁液制成的,有的是带色米磨成的,不添加任何色素。
让花饽饽带着美好寓意走进困难家庭
姜惠有过做面点师的经历,各种造型游刃有余,市面上流行什么,她就能做出什么。软软的面团在她手中,可以变幻出多种不同的人物、动物、吉祥物。一块小面团在面板上揉搓两三下,再在手中揉捏三五下,一只只寿桃、花朵,就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犹如一场指尖上的表演。
姜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把胶东花饽饽这项民俗传承下去,是她的重要工作之一。 “每一个饽饽都有美好的寓意,能让花饽饽出现在人生各个重要场合,见证人们幸福的时刻,是我最开心的事情。”眼看快过年了,她非常希望自己制作的花饽饽也能走进贫困居民的家中,让花饽饽的美好寓意给这些家庭带去欢乐和幸福。
春节收到这样的礼物心里格外暖和
2020年1月20日上午,记者和非遗传承人姜惠一起,带着10盒精心制作的花饽饽来到马栏街道文苑社区。10个生活困难家庭代表已经等在这里了。58岁的朱岩大姐对漂亮的花饽饽爱不释手:“太漂亮了,哪舍得吃啊!”
提起自己的家庭,朱大姐感叹道,“我的经历可以写一本书了。” 24年前,朱岩的丈夫因患尿毒症去世。婆婆在儿子去世后,一病不起,瘫在床上整6年。“那时我不能上班,孩子才上小学,家里根本没有经济来源。”朱大姐说,是父亲和妹妹偶尔给她们一些经济资助,在街道和社区的帮助下,她利用照顾婆婆的间隙,做起了居家养老,勉强维持生活。婆婆去世后,她可以出来工作了,家里经济稍有好转,不曾想,2015年,刚28岁的女儿突然患上了脑血栓。5年过去了,女儿仍然有一半身体行动不便,一家人的收入仅靠她的一点退休金。
“老父亲都80多岁了,我一点照顾不上,父亲每月省吃俭用还要补贴我。”说及此,朱岩眼含热泪,“我即愧对父亲,又对不起女儿。”当年家里实在太困难,孩子吃着白水煮面长大,水果一年也吃不上几个,应该是营养供给不上,孩子年纪轻轻就病得这么重。“谢谢你们,没想到过年还能收到这样一份让人高兴的礼物。”朱岩连声感慨,说这么多年来,她是在街道、社区以及爱心人士的关心下才走过来的,“这些花饽饽看着就喜庆,我的日子一定也会越来越好!”(记者 赵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