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宽甸振江镇浑江口,有一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站”,这是辽宁省最东端的“防控站”。自疫情发生以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浑江二线边境检查站就变身为当地的疫情防控站,5名平均年龄刚过20岁的年轻人,每天24小时守护在这里。
2月17日3点,王喆和关禄凡冒着零下22摄氏度的严寒在除雪。这里的实际气温要比天气预报所报的低,整个冬季冰雪不化,风也大。从2月15日开始,这里就一直下雪,直到16日夜里才停。如果不一直扫,站点就被大雪淹没了,周边的积雪已经到了大腿根儿。
站点负责人何振华说,这个时间除雪并非特意安排的,而是因为他们24小时执勤,全天的任何时段都是工作时间。按照经验,凌晨三四点是本地人出行的“高峰期”。“很多村民以为我们这个点儿正在睡觉,所以抱着侥幸心理出行。其实,他们几点来都出不去。”
何振华说,为了阻断疫情,村镇之间已经暂时切断了联系,有些村民还是因各种原因想出门。串门、购物的村民都会被劝返,但是,也会特事特办。
1月31日4点,一辆私家车停在检疫站。王喆发现,车内一位妇人捧着大肚子表情痛苦地半卧在车座上。司机焦急地出示了证件,说他的妻子马上就要生产了,正急着往医院赶。王喆赶紧放行,同时向当地镇政府核实相关情况。
“我们这里有人两年都没回过家。”何振华说,站里平时工作忙,每天24小时在岗执勤,很难脱开身。农历腊月十八,站里的10个人计划着轮班回家看看,没想到,先走的人还没回来,疫情就出现了。走的人回不来,只剩下5名队员坚守岗位。
由于人员少,所以只能分成两人一个小组轮流值班,而工作又很多,站岗、巡逻、执勤、监管、告知村民不能出行……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实现外来送货员与本地人“不见面配送”。这样,检查站的5个人就都成了临时接货员、配货员。
“老张家的小卖店、老李家的便利店,谁家上的货,都由我们负责交接。”何振华说,当地的物资供应不能断,因此,他们主动担当起了“中转站”的工作。外来配送车辆将货物卸到指定地点就离开,我们负责接货、通知居民前来取货。
2月16日,为了保证货车正常通行,县城的铲雪车开来了。由于路上积雪太厚,已经看不清路的边界了。尽管除雪车开得缓慢,还是滑到了路边的沟里。5名队员帮着忙活起来。一位大爷主动来帮忙,他告诉何振华,村里人都很感谢你们,连自己4岁的小孙子都知道你们,我常这样对他说:“不听话,检查站的叔叔就不给小卖店发火腿肠,你就没东西吃了。”
检查站的温度很低,外壁总是结着一层厚厚的冰。即使有供热系统,脚也总是冰凉的。
“每天阳光最好的时候,就是我们训练的时候。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们一般在室外进行一些力量和心肺功能锻炼。”何振华说。因为锻炼时间短,他在跳绳的时候戴着呼吸阻力器以加大锻炼强度,达到锻炼效果。
如今,5名队员在寒冷的一线已经奋战了几十天,对身体是考验,对心理也一样。16日中午,轮休的范海龙和白广记在一户村民家的房后“蹭网”,与家人视频报平安,只连线几分钟就挂掉了。他们怕被村民看到邀请进屋,非常时期,守好不串门的规矩很重要。(记者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