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初春的辽东大地依旧寒风凛冽。2月25日,丹东地区雨雪交加,气温下降。然而,在宽甸县永甸镇碑沟村九组的一个山坡上,正在进行农网改造的作业现场却是热火朝天,二十多名电力施工人员在积雪泥泞中组立着低压电杆,繁忙的景象与清冷的环境形成巨大的反差。
在现场忙碌的国网辽宁丹东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李林介绍说,今年是实施 “抵边村寨”工程最后一年,这个碑沟村是宽甸县永甸镇下面的一个边境小村,紧邻鸭绿江,与朝鲜隔江相望。工程原定2月1日复工,受疫情影响推迟至今。为了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公司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戴口罩、测体温,对施工现场全面消毒,力争早日完成任务,把国家的扶贫政策送到边远地区。
高点站位 精准定位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和解决群众特殊困难,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建设和启动实施抵边村寨电网升级改造攻坚计划。辽宁省丹东市的13个街道、镇140余个自然村,位列选点清单,丹东供电公司成为辽宁省公司系统内唯一一家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工程实施单位。
为了落实中央扶贫要求,建设好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在国网公司和辽宁公司的科学部署和大力帮助指导下,丹东供电公司高度站位,组织发展策划部、运维检修部、营销部等部门,对改造范围内的自然村电网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确定了宽甸、振安和东港3个县区共136个涉边自然村的164个台区,分别计划在三个年度开展“抵边村寨”工程建设。
明确责任 争创百佳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抵边村寨”工程建设,丹东供电公司进一步深化物资、实施、验收、决算等各环节的流程管理,提高效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明确“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安全主体管理原则;加强工程实施过程管控,按照“月计划、周安排、日管控”原则,统筹安排涉网停电计划;充分发挥安全风险预控手段,变事后检查为事前预控;有效利用“农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调动各级人员积极性,确保建设“零事故”;大力开展“样板”工程建设,将优质工程评选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全面争创国网“百佳工程”。
丹东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韦中华说:“‘抵边村寨’工程建设,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国网公司和省公司的重点工程。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此事办好、做实,保证让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用电从‘温饱型’,实现为‘小康型’。”
政企联动 全程发力
丹东供电公司开展“抵边村寨”工程建设以来,统筹兼顾,内外协调,与市、县、乡三级政府建立了政企联动机制,通报建设任务及工作目标,积极取得各级政府对“抵边村寨”工程的大力支持。征用占地等工作,由各乡镇政府协助,以乡镇供电所为支撑,增派农电工辅助工程的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进度顺利驶入快车道。
在2018年 “抵边村寨”工程启动之年,丹东供电公司就改造台区12个,新建及改造变压器23台、2150千伏安, 10千伏线路5.43千米、0.4千伏线路28.58千米。2019年更是突飞猛进,改造台区26个,新建及改造变压器43台、8750千伏安, 10千伏线路6.52千米、0.4千伏线路64.86千米,提高户均容量50%以上。
而今年工程将涉及126个台区改造,新建及改造变压器147台、21000千伏安,10千伏线路39.15千米、0.4千伏线路204.83千米。并根据国务院要求抵边村寨农网改造专项工程,将提前半年完成建设任务,即今年6月底全部完成目标任务。
克服阻力 充分准备
丹东供电公司面对如此艰难紧迫的冲刺阶段,今年工程建设项目提前启动,于去年11月便开始实施,已完成两处组立电杆656根。
疫情期间,他们主动和各级政府沟通,按照政府要求完成所有复工手续报备工作;积极联系供应商对物资到货时间进行梳理,避免耽误工程实施。施工前,还对施工单位疫情防护措施进行检查,保证全面复工疫情防护安全落实到位。
丹东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姚铮说:“抵边村寨有些是少数民族集居的村落,施工人员一方面请求当地乡镇部门协调,一方面苦口婆心、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讲清农网改造是造福于民和工期紧迫等道理,以及施工队疫情防控措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保证了复工顺利进行。”
山远水远 确保供应
由于边境自然村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川水域之间,施工环境异常艰苦,很多施工地点需要划船进入。其中,今年的“抵边村寨”工程,就有10个台区处于中朝共有的水丰水库周围,大件物资需要通过水运抵达施工现场。
去年秋天,正值鸭绿江流域水位上涨,他们抓住这个适宜船运的大好时机,在台区物资没有完成招标的情况下,积极筹措工程所需的596根电杆,利用当时鸭绿江丰水期提前运抵施工现场,以确保施工的物资供应。
“现在,我们要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打赢最后4个月的攻坚战。”丹东供电公司总经理孙天雨说。
强筋壮骨 富民兴边
“抵边村寨”工程的实施,消除了偏远地区过去供电半径长、用电“卡脖子”“低电压”等“弱不禁风”的状况。“强筋壮骨”后的电网构架,进一步提升配网健康水平,有效提高了的电压质量,保证了居民和企业充足可靠的用电。改造后的供电线路、供电台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也显著增强,提升了农业整体灌溉效率,促进了种植业、养殖业、农作物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宽甸古楼子乡近两年乡村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村民在山上栽果树,山下建蔬菜、蓝莓等温室大棚670栋,全乡用电负荷急剧增加,供电量的不足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对此,丹东供电公司对古楼子乡的砬子沟、大古岭、大蒲石河等自然村实施了9项农网改造工程,新建了一座容量为20000千伏安变电所,彻底解决了古楼子乡的用电问题。
两年来,丹东供电公司开展的“抵边村寨”工程建设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高度评价。丹东市人民政府在感谢信中写道:“丹东供电公司高效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农网改造工程建设,极大改善了当地供电质量,充分满足了村民生产生活用电,为丹东市偏远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千里送电 点亮生活
古楼子乡大蒲石河村村民杜元东,经营了两个蓝莓种植大棚。他说:“过去由于电压低,升降大棚的卷帘机时所有大棚都要轮流启动,总是担心大棚里的热风炉、地下灌溉因停电或动力不足造成经济损失。现在变压器换成大的,线路换成粗的,电也够用了。”可在过去,这些他想都不敢想。
大蒲石河村村民、利安果菜专业合作社经理崔利安,是栽培板栗和燕红桃的大户。当地虽然冷库很多,但因电力不足制冷效果差,每年经济收入都大打折扣。大蒲石河自然村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后,农户已经用上了放心电、满意电。崔利安也建成一座属于自己的新的冷藏库,可以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经济收入了。
“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不仅促进了古楼乡设施农业的发展,还增加了上千务农打工人员的经济收入,大家都赚到了真金白银。”宽甸古楼子乡党委书记邹进说。
千里银线送福祉,点亮边民致富路。随着“抵边村寨”电网项目的不断投运和强劲电力输送,丹东的边远乡村将更加绚丽多彩,百姓生活将更加幸福安康。(陈薪成 阎军 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