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报道(杨薇):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医生,人们在负压病房或许没有看到他们的身影,但他们始终在自己的岗位默默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做着各种努力。
3月4日,来自检验科、放射科和药剂科的医生们终于也走到了媒体面前,让大家了解了这样一群可爱的人。
放射科杨军妍:4人小组为重症患者做床旁摄片
放射科主任杨军妍一直为自己带领的团队骄傲。
在治疗期间,放射科主要工作是为新冠肺炎患者做CT检查,这个在新冠肺炎的诊断、病程的辨别和疗效的评判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开始为发热患者做检查,一天能出100多个片子,后来接收确诊患者后,也要为每个患者做多次的检查。”杨军妍表示,除了这些他们还要承担重症患者的检查工作。
因为有抗击非典的经验,杨军妍判断一定会出现重症患者,提前将一台床旁DR机推到了负压病房随时待命。“我们4名影像技师在穿着三级防护后还要穿上10斤重的铅衣进入负压病房为重症患者做床旁摄片。”杨军妍说,女影像技师王志超本就瘦弱娇小,穿上这么重的装备走路都费劲。
而作为放射科第一个走进负压病房的放射副主任技师鲁冬来说,并没有心理包袱。“2003年非典时就进过负压病房,作为党员,我就要做好这个榜样。”鲁冬表示只有承受过压力,才能成长。
检验科张晓明:看到了“90后”医生的担当
检验科是一个人员比较多的部门,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副主任张晓明说自己对“90后”医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们有担当。
临床诊断离不开检验。“我们化验的时候也是穿三级防护,戴着厚厚的护目镜看显微镜是很困难的。我们接触的是确诊患者的标本,包括唾液、尿液、血液、粪便等都是直接传染源,风险很高。”张晓明说科室留了11个人负责所有的工作,包括负责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标本的运输、检验、标本处理,以及科研标本留存、大数据采样等工作。
“让我感动的是,科里没有一个人说这个活干不了。”张晓明介绍道,检验科有一个1992年出生的女医生,本来过年已经回黑龙江老家了,但听说医院的情况后,农历正月初一就给张晓明打电话说只要买到票马上回来上班,“结果第二天她就回来了,从那以后一直工作到现在。”
“以前大家会说‘90后’怎么样怎么样,但通过这次考验,我很骄傲我们科的‘90后’医生既有担当又有责任感。”张晓明表示。
药剂科刘翔:为患者和医院员工提供“双防护”
药剂科有48人,经过综合评估组成了一支16人应急小分队,为新冠肺炎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主任刘翔和临床药师徐一铭、陈莹莹先后进入负压病房,跟一线临床医护人员组成团队查房会诊,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护。
“我们是随时待命的,只要患者需要,就马上穿好三级防护进入负压病房。”徐一铭表示她和陈莹莹都是妈妈,虽然已经一段时间不能回家了,但相信孩子懂事后会理解妈妈今天的选择。
在备药阶段,药剂科始终有备无患,哪怕周末和半夜用药,刘翔也第一时间协调药品商业公司去取药。
而药剂科不仅要承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备药、研究用药方案,还要为医院200多名员工准备防护中药汤剂。
“整整三天三夜,我们药剂科熬制出了第一批中药汤剂送到临床职工手里,用于职工防护。”刘翔表示能够第一时间把药发下去他也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