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防护服进隔离病区,必须少进食水,既为了节约隔离服,也因为多穿脱一次,就多一番风险。可是,丹东驰援武汉医疗队员王敬辰原本有慢性咽炎,再加上武汉的饮食偏辣,病情加重,他不得不多喝水缓解症状。所以,这个90后大男孩常常穿着尿湿的纸尿裤,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王敬辰是市中心医院主管护师,今年刚满30岁。母亲在他大三那年去世了。父亲55岁,刚刚退休,此前是市电力工程处的一名普通工人,几乎每年冬天都去野外作业。王敬辰从小就知道,父亲的日常工作与高压电为伍——这个工种非常危险,偶有意外命就没了。每次父亲外出作业,他都担心焦虑,但父亲告诉他:选了这一行,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身份。从父亲身上,王敬辰学到了直面危险的勇气。
今年除夕夜,王敬辰在院里值夜班。农历正月初一他回家倒头补觉。睡梦中,被单位组织援汉医护人员的通知惊醒,他当即报名,随后匆匆赶往医院。
名单确定下来,王敬辰参加出发前的部署会、领取装备,回到家时,已是深夜。次日一早,他拎起行李时才告诉父亲,自己要出发驰援武汉。父亲凝视他半晌,说:“家里就剩咱爷俩了,你……一定得平平安安地回来。”
医疗队到达武汉后,马上进入紧张的培训,学习新冠肺炎及防控相关知识和技能,然后很快进入病区接管病房。王敬辰被分配到ICU病区,这里收治的都是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大多要靠气管插管甚至高流氧辅助呼吸。
患者因为气道被痰堵住或气体交换障碍才需要插管。开放气道后,患者呛咳,痰就会喷出来,积在体内的气体也同时释放出来,带出的病毒极多。负责第一时间为患者吸痰的护士们,很容易被痰溅到。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过程中,插管是风险系数最高的操作之一,但王敬辰总能从容应对。他说,父亲面对高压电能从容不迫,他面对病毒,一样能做到。
气道护理、机械通气、收治新患、转运患者、翻身叩背、置管、采集标本、换氧气瓶……大家对这个沉稳、热心又有点爱唠叨的90后越来越熟,亲切地称他“丹东老王”,有困难需要帮忙,大家总会第一个想到他。“丹东老王”当然从不让人失望,有活儿抢着干,下班后又会跟大家分享防护体会,提醒同伴们穿防护服不能动作太大、要及时把摇床把手和抽屉收回、当心尖锐物品划破防护服……
每天,王敬辰都会与父亲视频通话,但每次时间都很短,简单问一问父亲吃没吃药,报个平安就挂断。因为每次他都会看到父亲双眼红肿,他怕父亲问他累不累、苦不苦,怕父亲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3月20日,丹东援武汉第一支医疗队凯旋,许多人闻讯赶往市府广场迎接我们的英雄。车辆驶近人群,掌声、欢呼声响起。或许心有灵犀,坐在车上的王敬辰,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父亲。他下了车,与父亲相望,挥手。仪式结束回到车上,他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记者 田治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