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是辽宁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丹东市都有哪些类型的湿地?湿地目前的境况如何?3月19日,记者采访了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局,带你探访丹东市湿地资源的“家底儿”。
丹东的湿地资源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以沿海潮间带滩涂、淡水河流、河口沼泽等原生湿地为主,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为辅的复合湿地生态群类。主要分布在东港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凤城市境内,总面积17.49万公顷。目前,丹东市共建有3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1处,市级2处。
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丹东鸭绿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东港市境内,沿东港市境内海岸线由东向西呈带状分布。保护区由陆地、芦苇沼泽、滩涂和浅海海域四大主要部分组成,为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类型与海洋和海岸生态类型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区总面积8.14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6万公顷,缓冲区面积2万公顷,实验区面积4.54万公顷。保护区以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83科、234属、365种,包括湿生植物、水生植物、盐生植物、中生植物四种主要类型。保护区动物资源丰富,现有动物518种,其中脊椎动物347种(鸟类244种),无脊椎动物171种。保护区于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7月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网络,是迁飞网络中重要的涉禽停歇地,2004年与新西兰米兰达缔结姊妹保护区,2014年被国际授予“鸻鹬鸟最佳驿站”称号。保护区每年可以观测到的迁徙涉禽数量在10万至20万只。据专家估算,每年春季水鸟北迁的过程中,在鸭绿江口停歇的鸻鹬类水鸟合计超过50万只。其中斑尾塍鹬、大杓鹬、黑腹滨鹬、灰斑鸻等15种涉禽的种群数量均达到国际重要意义标准。鸟类数量的相对稳定,显示出保护区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也反映出20余年的资源保护工作卓有成效。
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有两处,分别是宽甸双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凤城玉龙湖湿地保护区。宽甸双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鸭绿江水系,不仅涵盖鸭绿江、浑江峡谷,也包含半拉江和爱河,保护区总面积为12.1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中华秋沙鸭等珍稀迁徙水禽和獐等湿地动物。凤城玉龙湖湿地保护区位于凤城市边门镇境内,为人工水库湿地,总面积0.59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迁徙水禽,有天鹅、大雁、白鹭等。
一个完善的湿地系统,对一个地区的生态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丹东市始终将湿地保护恢复作为生态建设的基础常抓不懈,大力推进湿地资源依法保护。目前,丹东市有效恢复湿地4087公顷,其中水文调控区3198公顷,退养还湿区486公顷,鸟类觅食生境维护区403公顷。特别是丹东鸭绿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孤山核心区的湿地修复已基本完成,项目投资近亿元,在不破坏湿地原有构造的前提下,通过退养还湿、水系整治及水文调控等措施,恢复候鸟觅食区,形成适合水鸟停歇的湿地生境,湿地修复效果得到了到访的国内外专家的好评。2015年,丹东市出台了首部地方性立法《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于2017年1月10日经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并于2017年3月1日起实施。《条例》的出台,使保护区的执法工作更能贴近实际,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记者采访了解到,丹东鸭绿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在筹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以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申遗工作只是一个开始,对湿地的保护永远在路上。”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说,等待他们的工作还有很多:做好申遗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让候鸟成为连接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地城市间的信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生态保护意识……
如今,湿地已成为联系丹东境内海洋与陆地、森林与湖泊、城市与乡村、生产与生活的桥梁和纽带。相信不久的将来,丹东的城市会与湿地和谐相融,人居环境更加优雅自然,处处展现出湿地美轮美奂的意境。(记者 王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