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目前,沈阳片区已全面完成辽宁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赋予沈阳的试验任务。沈阳片区2019年全口径税收、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贸易额分别为成立前的2.9倍、5.2倍和1.8倍。三年累计注册企业超过1.8万户,注册资本2200亿元人民币。
4月15日,在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挂牌三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知非表示,沈阳片区形成40项辽宁省推广创新经验,并有2项在全国推广,为新时代辽宁振兴、东北振兴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抓保障: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领导体制方面,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能分为17个专项工作推进组,与沈阳片区管委会协同合作,落实辽宁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试验任务。
在运行机制方面,沈阳片区与浑南区合署,实现一体化发展,沈阳片区管委会下设自贸投资发展公司,形成“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
在制度创新方面,沈阳片区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人民观察监督员制度和“经贸创新顾问”制度,借助智库外脑开展制度创新前沿探索;与中德园和金融商贸开发区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创新协同、政策协同、产业协同。
大胆试:115项试验任务全面落地
辽宁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赋予沈阳115项试验任务。目前,这些试验任务已全面落地实施,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
从国家层面看,优化涉税事项办理程序入选全国第五批创新试点经验,国有企业“内创业”模式入选全国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出入境人员综合服务单一窗口、航空加工贸易企业保税货物内部调拨等2项制度创新经验获得国家部委认可。
从省级层面看,沈阳片区形成40项辽宁省推广创新经验。其中,沈阳片区在国资国企改革领域形成了混改管理层持股、国有企业应急转贷等7项创新经验,占全省国资国企制度创新经验60%以上。
同时,沈阳片区牵头在全市复制推广全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149项,复制推广辽宁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88项。
搭通道:有力提升沈阳对外开放水平
沈阳片区投资28亿元、仅用11个月就完成了沈阳综合保税区桃仙园区联检中心、监管仓库、隔离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于2019年4月封关运行,目前已吸引沈飞民机、顶层汽车等727家企业进驻。
沈阳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日通关能力已达到105吨,居东北地区首位。自去年11月运行以来,该监管中心通关国际快件33.6万件,重1132吨,近期还将开通跨境直购(9610)电商业务。
已正式运营的东北冷鲜港,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转关40柜标准集装箱冷鲜产品,货值约5592万元,初步形成联通海陆港、辐射东北地区的保税冷链物流网络。
助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沈阳片区发挥与浑南区合署优势,建成全市首家企业服务中心,实现180项企业服务事项一站办结。
目前,沈阳片区已承接1项国家事权和116项省级事权。国家事权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办理时间由6个月缩短为5天。2019年4月完成辽宁自贸试验区的首个产品备案,实现了沈阳企业批量代理国外首次进口化妆品零的突破,目前已备案6个产品。
沈阳片区在全省率先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去年12月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对528项改革事项实施“照后减证、清单管理”。
沈阳片区还设立全国首个出入境人员综合服务单一窗口,提供邀请函申请、子女入学、出入境体检等服务1.3万余人次。
促开放:重点项目数是成立前4倍
沈阳片区充分借助“一带一路”和“中东欧17+1”合作机制,先后与24个国家和地区的25家商协会签署合作协议,与500余个企业、商协会及商务团组进行商洽。
今年沈阳片区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4个,计划总投资568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96.6亿元,项目数、计划总投资额均是成立前的4倍。
看未来:对标最高标准深化重点领域创新
王知非表示,未来将从四个方面推进沈阳片区进入升级版。
强化试验特色,深化重点领域创新。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国内最开放地区,高水平编制实施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深化改革开放方案。以辽宁自贸产业投资基金和跨境电商产业联盟等为载体,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跨境电商企业信用融资等金融领域创新试验。
优化平台功能,提升开放窗口作用。加快沈阳综合保税区桃仙园区路网、保税仓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综保区口岸功能,主动服务宝马汽车等全市重大项目进出口需求。
加强招商引资,加快重点项目集聚。充分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和“中东欧17+1”合作,引进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项目,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积极争取省政府下放自贸区第二批省级权限。(文 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