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黛瓦,拱楼独门,道路两侧铺设彩砖。走进辽中区社甲村,浓浓的满族民族风情扑面而来——这个小小的村落,设有满族风情文化广场、满族文化活动中心和满文图书室。“现在道路两侧的花还没开,我们种了2000多株月季,还有芙蓉草等,每到6月,满村花香扑鼻。”社甲村党支部书记赵宏民自豪地说道。
基础设施突出满族特色 民俗文化传承至今
社甲村年氏(含巴、鸭、社姓氏)满族居多,占全村人口59%,赵氏满族占5%,舒氏满族占7%,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71%以上。清朝时,这里曾是镶黄旗人口聚集地,如今仍充满浓郁的满族风情。“不管落规划还是产业布局,我们都紧紧围绕特色乡村做文章,近几年来突出满族特色效果显著。”赵宏民说。
全村房屋统一标配,在保留有历史价值建筑物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对全村130栋房屋拆旧建新,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青瓦模式。除此之外,还将2200米主干路进行满族风情改造,白墙黛瓦、拱楼独门为村民创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在完成基建的同时,社甲村还配套建有满族风情文化广场、满族文化活动中心和满文图书室等基础设施,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一到夏日傍晚,村民们就会穿上满族传统服饰在文化广场扭秧歌。”据赵宏民介绍,大家依然传承着民俗文化,即便到了现在,村里虽不见旧时满族人家的跪拜抚鬓礼,但仍保留了请安礼。在饮食上,满族八大碗依旧保留至今,并成为社甲村招待客人的首选菜肴。
有机肥厂改善环境 清洁能源提升品质
赵宏民透露,2015年社甲村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的高效生物有机生物肥厂,采用先进的有机肥创新技术,充分利用棚区产生的剩余尾菜、养殖业的畜牧粪便、垃圾、收集各户住宅的人粪便与秸秆腐熟剂混合发酵制成有机肥,年产量达5000吨,对环境保护起到了良好作用。
村干部马俊鹏表示,以前村民都在自家棚头露天沤肥,又脏又臭。现在放到肥厂的密封环境里发酵,气味很小。回忆起过去在各自大棚田头堆沤粪肥的场景,村民们对有机肥厂带来的环境改善赞不绝口。事实上,有机肥厂确实在构建农业循环链条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肥厂吸纳消化了尾菜、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另一方面有机肥回田培,肥了地力,提高了当地的农产品品质。
在推进特色村寨建设发面,社甲村还推广清洁能源,为村民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2006年,社甲村建成10座全新的农村无烟住宅太阳能建筑模式房,全村农户全部用上了安全的自来水。2012年,社甲村建设了生物质秸秆颗粒厂,产出的燃料全部供应采暖户,既方便了村民,又保证了环境。2016年对秸秆气化站改造,用农作物的秸秆、人畜粪便做原料,生产沼气并对沼气提纯,实现了“街道无柴垛,不见炊烟起,但闻米饭香”的城镇化标准。
集休闲旅游、采摘、垂钓、农家乐四位一体
社甲村以设施农业为主导产业,经过对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发展设施农业1500亩,高效蔬菜大棚417栋。“辽中区社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入社社员103户,带动了周边村上万亩地的棚菜生产。
社甲村的棚菜生产以西红柿、辣椒、黄瓜、西芹为主,年产量达1000多万公斤,并打造出“近海社甲”蔬菜品牌。每年收获时节,各地的菜商主动上门采购。如今,社甲村利用现代农业将自然资源景观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已基本形成休闲旅游、采摘、垂钓、农家乐四位一体的新型农业专业村。
每逢节假日,村内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慕名而来的游客穿行于千余亩优质蔬菜标准园区,流连于具有满族风情的社甲村。住进宽敞舒适具有满族风情的房屋内,通过住农家院、吃农家饭、看农家生活,使游客亲身感受和参与现代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最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
等到六七月份,百米宽的钢架大棚中飘出蔬果的阵阵清香,整齐的农房墙白窗亮,花草树木排列在道路两侧,花香扑鼻。这座美丽的满族特色村,正变得越来越有味道,越来越美丽,越来越现代。
(记者 刘宏伟)
社甲村
社甲村,原名色甲屯,清朝初期因年氏(含巴、鸭、社姓氏)镶黄旗人家聚居此地,取名社甲村。屯落不大,但已有280多年历史。社甲村地靠辽河东岸,位于辽中区西北23公里处,冷子堡镇西南部4公里,距京沈高速公路辽中出口20公里。全村157户,640口人,耕地面积23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