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当天女儿会回家,安邦才可以通过手机跟在湖南读书的外孙女视频聊天,“不知道这个中秋节,外孙女能不能给我点惊喜。”家住大连市中山区海军广场街道的安邦才今年77岁,这个中秋节,他最盼望的事就是能和外孙女斗嘴,“看看她又给我起了一个什么新外号。”
安邦才是记账达人,他坚持记账62年,用4万多笔收入和支出记下了一个家庭的柴米油盐,也记录了新中国从贫穷到繁荣的伟大变迁。在他的账本里,尤其是改革开放前,中秋节账本与平日支出并没有多大不同。直到中秋节账本上开始出现购买月饼、水果的支出,这也成为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2008年中秋节成为法定假日后,安邦才家的中秋节账本变化更大了,月饼不再是中秋节的主要支出,取而代之的是水果、海鲜等。
在安邦才的日记本里,每一年的中秋节都有新鲜事,尤其是小外孙女到湖南上大学后。“我那个外孙女总给我起外号,什么老安头啊,讨厌鬼啊,也不管我叫姥爷,可是我听着就是亲切,听着就是高兴。”安邦才说。
安邦才的一个外孙女在外企工作,像中秋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也不知道她会不会放假。另一个外孙女在湖南上大学,中秋节肯定回不来了。因此,今年的中秋节,安邦才想和老伴平淡地度过。上午像平常一样锻炼身体,到公园里走1万步;下午主要锻炼大脑,记账、写日记,至少要写2000字。安邦才说:“这两年大连的干劲特别足,我要把身边的小变化记下来,过几年一看又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