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新注册企业16467户
辽宁日报  2018-11-20 08:38:22

  进口货物从到港至到厂,大部分可以24小时内完成通关。缩短通关时间的同时,试点企业仓储费用、管理成本等也大幅减少。带来这些喜人变化的,是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实施的“集报集缴”业务改革。

  自2017年4月揭牌运行以来,沈阳片区牢牢把握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强化改革统筹谋划和系统集成,集聚效应持续显现,区域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10月31日,沈阳片区新注册企业达16467户,占辽宁自贸试验区新注册企业总数一半,其中1.3万余户新注册企业办理了税务登记。今年1月至10月,沈阳片区全口径税收收入同比增长75%。

  在扎实落实国务院和商务部要求复制推广的试点任务、省总体方案试验任务基础上,沈阳片区着眼解决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持续狠抓制度创新,加快形成发展和竞争新优势。

  “集报集缴”是沈阳片区主动适应全国一体化通关管理需要,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重新配置管理资源而进行的一项业务改革。在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3家重点企业进行试点证明,“集报集缴”压缩通关时间70%以上,企业的通关综合成本节约近40%。

  在通关时间大幅压缩后,已有试点企业着手将空运进口货物调整为海运,仅此一项一年就可节省成本超过100万元。同时,根据试点企业的实际需求,

  沈阳片区还组合应用已有改革成果和措施,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服务政策,进一步放大改革的乘数效应。

  截至目前,沈阳片区已聚焦国资国企改革、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总结梳理了两批共41项创新案例。其中,取消异地加工贸易备案审核改革等7项创新案例已在全省范围复制推广;第二批“内创业”等10项案例已上报省自贸办,拟在全省复制推广;5项案例报商务部拟在全国复制推广。

  制度创新的集聚效应已经显现。沈阳片区国际商会总部基地已经启动;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沈阳毅昌国际设计谷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储备重点项目140余个。(记者 金晓玲)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