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心理健康服务助残疾人重新融入社会

2018-07-11 13:52:36  |  来源:新华网  |  编辑:杨海峰   |  责编:董健雄

  “眼盲了这么久,现在终于活出‘亮儿’来了。”两年前因事故致盲的姚大爷生活转了个急弯,很长时间里只躺在家中不出门,感觉盲了眼,生活一点希望也看不见了。而如今,姚大爷不仅每天都要出门活动,还学会了使用视障人群适用的手机,整个人都开朗了起来。

  近日在沈阳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学术研讨会上,韩瑶说起姚大爷感慨万千。“从一个健全人变成盲人,这中间的心理落差太大了。我们为姚大爷进行了心理评估和心理重建,他才慢慢迈过这个坎儿。”韩瑶是沈阳益新残障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发起人之一,会议期间她又接到了姚大爷的电话,“姚大爷现在又想要学习使用电脑了,看来心理关彻底过了!”

  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祚山说,“中国残疾人口基数大,而一个残疾人背后往往还需要一个家庭支撑,心理健康服务对于残疾人重归社会非常重要”。

  会上来自学界业界的多位学者专家分享了在各自细分领域开展的残疾人心理健康相关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认知行为治疗、体感音乐治疗等内容受到台下听众的欢迎。其中张晓颖教授带来的体感音乐治疗方法,通过声波产生的声频震动作用于人体,减少紧张焦虑感,促进肌体放松、改善睡眠、缓解疼痛,让患者在聆听音乐作品的同时,感受声频震动带来的物理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来自益新残障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孙志远介绍,他们还特别关注对于残疾人家属的心理关怀。“精神、智力残障人士的家属基本上一天24小时寸步不能离,心理压力非常大。”孙志远说他们服务中心提供一种‘喘息服务’。一边让专人陪护残疾人,另一边则是给家属开辟空间,做心理调节,舒缓身心,暂时从巨大的精神压力中得以喘息。“现在无论学界、业界还是基层,都对残障人的心理健康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今年31岁的韩瑶本身也是一名残障人士,但她同时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社工师,一直致力于让更多残疾人重建健康心理,掌握生存技能,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尽管身体残疾无法改变,但在心态上要向更积极的方向前进。”但她也坦言在二三线城市,对于残疾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还有待提高,但好在政府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我们在2014年实现了政府购买服务,如今开展的一些心理团训、游戏无障碍化项目有了保障。加上像今天还有这么多专家学者都在为此做出努力,我们有信心在将来为更多残障人士提供心理健康和技能培训等服务。”(记者 李铮 黄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