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筑牢平安辽宁基石
辽宁日报  2019-08-19 09:48:51

  截至2018年,辽宁省已连续13年进入“全国综治工作先进省”行列;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2018年攀升至95.0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份平安辽宁建设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辽宁省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此后,作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长盛不衰的一块“金字招牌”,“枫桥经验”一直焕发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依然是引领平安建设的一面旗帜。

  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一路走来,“枫桥经验”已在辽沈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为“枫桥经验”注入新元素、增添新活力。

  坚持党的领导、紧密依靠群众、发动多方力量,辽宁省连续3年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有效促进了各类矛盾纠纷解决方式有机衔接、协调联动,努力做到“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振兴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党建引领

  创新为民服务载体

  地处辽西的北镇市,积极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体制,信访总量连续5年呈下降趋势,经济增速持续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升”与“降”,秘密在于破解信访工作难题的“五抓”工作法。

  依托科学完善的党建工作格局,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北镇市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信访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北镇市的做法,正是辽宁省推动落实“五级书记抓信访”的生动实践。

  以人民为中心,像抓精准扶贫一样开展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计划,辽宁省首次建立了清晰、全面的信访矛盾纠纷台账和共性信访问题台账;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大批量化解,一大批信访“骨头案件”经过攻坚得到化解。

  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思路新举措,辽宁省始终发挥党建引领的最大政治优势,将党建引领嵌入基层治理各个环节,让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

  以基层党建促自治,引导村民办好村里的事。在沈阳市辽中区冷子堡镇,以村(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各村(社区)建立了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室和综治工作站,以党员和村民代表为骨干组成治安联防队,不仅参与治安巡逻防控,还能够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熟知百姓事,巧解千家愁。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敦煌社区,有个“晨话夜访”志愿服务项目,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没有警铃声的“百姓110”。每天早晨或晚间,由楼院党支部书记、楼栋党员、楼长、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机关党员干部等牵头,组织志愿者“敲门、听声、问事、帮办”,收集居民的疑难事、困惑事、应急事。目前,“晨话夜访”共收集处理群众信息反馈问题2000余件,解决了638起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邻里纠纷。

  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工作格局,创新服务载体,辽宁省各地不断开辟基层善治新境界。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形成多元化解合力

  当过14年社区书记的张晋华,如今是鞍山市立山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家事邻里调解室的调解员。说起这份“新工作”,她觉得很有意义:“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还能发挥点余热,为社会做点事,挺好。”

  在盘锦市兴隆台区研究院社区,网格员宋晶晶每天两次在负责的网格内巡查,访民意、听民声,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当场解决不了的就及时上报处理。目前,在盘锦城乡,像宋晶晶这样的“公共安全巡查员、社情民意收集员”共有3000多名。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枫桥经验”永恒的生命线,也是其创新发展的基本点。

  创新发展“枫桥经验”,辽宁省高度重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队伍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矛盾纠纷化解体制,推动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相互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

  开展人民调解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是新时代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的实际行动。辽宁省强化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共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8574个,人民调解员达89243人,基本完成了全省城乡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

  鼓励各行业各领域充分发挥行业经验,打造专业化、行业化调解组织,实现专业领域内矛盾纠纷的高效和解。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526个,配备调解人员2520名。全省每年调解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人事争议、物业纠纷等案件近万件。

  多方参与、多元共治,从根本上解决单一部门单打独斗、独自作战的突出问题,辽宁省开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崭新局面。

  源头预防源头治理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矛盾纠纷排查率100%、调解率100%、回访率100%、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来自凌源市红山社区的一组数据,印证了这个“平安社区”的含金量。

  筑牢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红山社区煞费苦心:实行“三到户一化解”工作方法,即法律知识宣传到户、调解纠纷深入到户、回访工作定期到户,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思想疏导,做到预警在先、防早防小,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调处。

  早排查、早防范、早发现、早化解,本溪满族自治县高官镇同样尝到了甜头。

  矿产资源丰富,域内工矿企业多,村民与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逐渐显现,为破解这一难题,高官镇建立了以村为单位的信访排查、预警队伍,第一时间把信访等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抓早、抓好、抓实矛盾化解,确保矛盾不上交,从源头上遏制信访问题的发生。同时,创造性地成立“民企事务协调办公室”,在村民与企业之间搭起沟通桥梁,既维护了村民的切身利益,又保证了企业的有序发展。

  创新发展“枫桥经验”,辽宁省把社会治理的着眼点放到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上来,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源头预防、源头治理,重心必须下移、力量必须下沉、保障必须下倾。以夯实综治工作基层基础为主线,辽宁省规范和完善四级综治中心建设,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夯实了“主战场”,建好了“根据地”。

  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全省上下正在携手共绘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壮丽图景,全力筑牢平安辽宁的防线。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