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签下236亿元大单 辽宁借力达沃斯唱好经贸戏

2019-07-03 16:41:09  |  来源:辽宁日报  |  编辑:李静   |  责编:董健雄

  夏季达沃斯,为世界贡献智慧与共识,也为辽宁带来了项目与资本。

  7月2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总投资236亿元的16个大项目在大连集中签约落地。

  借力大平台,辽宁唱出了一场经贸合作的大戏。

  变“场地提供者”为“主动参与者”,辽宁省将承办夏季达沃斯看作展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形象,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推动发展格局与世界接轨的难得机遇,借助世界目光聚焦之机主动拓展开放新空间,广泛扩大合作领域,赋予“当好东道主”更深的内涵。

  论坛签约 展示合作新成果

  此次16个大项目签约落地,是辽宁省充分利用夏季达沃斯年会的开放合作资源,主动开展沟通对接的成果。

  这些大项目包括10个外资项目、6个内资项目,涉及信息科技、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其中,浪潮集团将在大连高新区设立的智慧中心项目,重点发展政务与企业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等新兴业务;美国捷美集团在金普新区设立的全球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项目,将从事生物保健药品和食品的生产研发;日本陆熙工业在金普新区设立的智能机器人再制造项目,填补了大连市在智能装备再制造领域的空白。

  这样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大项目,将进一步推动辽宁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有力带动外资规模和质量的持续提升。

  打造热土 释放引资“强磁场”

  此次签约,只是辽宁借力夏季达沃斯的一个缩影。

  7届,12年,辽宁更真切地触摸到世界经济发展潮流,认清了自身在世界开放新版图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提出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全面开放引领全面振兴,一步步将辽宁打造成为投资兴业的新热土。

  近两个月来,腾讯、恒大、光大等知名企业和资本巨头纷至沓来,让辽宁这个夏天格外火热。

  来自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省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931.7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实际到位内资1845.1亿元,同比增长14.5%;注册资本项下实际利用外资8.1亿美元,同比增长19.3%。在引进外资中,今年1月至5月,全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0家,同比增长28.5%。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6.3亿美元,同比增长47.3%。

  难能可贵的是,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将目光投向辽宁这片沃土。今年前5个月,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及国有企业作为辽宁省投资主力共到资1614.2亿元,其中民营企业项目367个,数量超过股份制企业及国有企业之和,到资753.3亿元。

  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它们的选择充分证明了辽宁引资“磁场”的强度。

  近年来,辽宁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出“开放40条”,构建了一整套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框架,实施了一系列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出台了一揽子利企惠企的务实举措。

  经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辽宁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社会各界对辽宁的发展信心不断增强。

  在本届夏季达沃斯年会上,一些与会嘉宾对辽宁的发展变化和投资环境的改善赞誉有加,表达了浓厚的来辽投资兴趣,辽宁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新篇章仍在续写。

  开放不止 好戏连连正上演

  借力大平台,唱好经贸戏,项目的签约只是第一步。

  作为项目的承接地,大连市政府明确表示,项目签约后,将会列出督办清单,定期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出台支持这些项目良好运营发展的优惠政策,推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

  开放不停,合作不止。辽宁对外开放的步伐仍在加速。

  以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国—中东欧“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创建、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等为抓手,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苦练内功”,以“最优”为标尺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谋划重点招商活动,吸引重大项目来辽落户……

  作为辽宁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大连市正在逐步梳理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条,编制重点产业合作地图,推动各地区围绕产业链缺失环节进行建链、补链、强链,针对招商重点产业、目标客商,实施精准招商。实施全市重点在谈项目领导干部包干制度,加快项目转化落地。同时,还将进一步利用夏季达沃斯年会这个平台,加快融入世界经济,努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制度规则,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黄渤海潮涌不息,正如辽宁对外开放的激情澎湃。

  借力夏季达沃斯,辽宁将有更多开放合作的好戏接续上演。(记者 侯国政 方亮 董翰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