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泳士”挑战109公里渤海海峡

2018-08-20 10:31:04  |  来源:沈阳晚报  |  编辑:李静   |  责编:董健雄

  图片默认标题

  图片默认标题

  琼州海峡、渤海海峡、英吉利海峡……横渡这些海峡是沈阳人银东晶的梦想,如今已经53岁的他不用再为生活奔波时,心中总会想起年轻时没完成的梦想。年轻时想做一名“泳士”游出游泳池,不想终身遗憾,他决定在重新追逐梦想的路上前行。

  2015年5月28日,50岁的银东晶连续在海里游9小时55分,成功横渡长度为22.8公里的琼州海峡,成为横渡琼州海峡的沈阳第一人。迈出了梦想的第一步,他又用3年多时间继续备战,2018年8月18日,他选择在这个吉利的日子里,挑战全程109公里的渤海海峡,这次游程将是琼州海峡的5倍,预计需要50个小时到达山东蓬莱,50个小时的时间内不能休息睡觉,吃喝拉撒全要在海里完成。

  从小在浑河学游泳 16岁时游松花江

  银东晶是沈阳人,在浑河里学游泳,由于爱好游泳,之后参加过专业游泳培训,却没想过游泳能改变他的生活。16岁时,他去吉林白城看望父亲,听说那里有条松花江,比浑河大,他兴奋地跑到松花江里面畅游一番。之后又把白城大大小小的河都游了一遍,才感到心满意足,“自己好像就是为水而生。”

  从此,他爱上了江河湖海,所到之处只要有江有河都要畅快一游。银东晶说,游泳最重要的不是好的水性,理智和冷静才是最重要的,腿抽筋和被海草缠身时,如果光有好的水性,但一惊慌反而会加大困难。有一年他在北京北海里游泳,被海草缠住了腿,当时慌张极了,他告诉自己害怕没有用,只有自己能救自己。冷静下来的他潜到水中,解开了海草。

  众人反对他坚持 50岁横渡琼州海峡

  1987年,银东晶从部队复员回到沈阳,第二年,24岁的张健横渡了琼州海峡,被誉为“横渡海峡的中国第一人”。那一年,银东晶也是同龄人,酷爱游泳的他对张健十分羡慕。

  为了生活,他把这份羡慕埋藏于心底。直到2014年,49岁的他总感觉留有遗憾,他决定完成年轻时未实现的梦想——横渡琼州海峡。当年7月,他向海口市一家横渡俱乐部提交了横渡申请。其实他自己都很震惊,因为当时他已经有十年没有进行过游泳训练了,“琼州海峡没有鲨鱼,里程也在能承受的范围内,我相信我应该没问题。”

  但是他的计划遭到了周围所有人反对,“他们认为我平时只是在游泳馆游,或者在河里游,这些地方危险都不大,真正到大海里,风向、海流随时都会发生改变。还有20多个小时的耐力,没游过的人不会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这么久的耐力。”这些反对的声音都没有令银东晶打退堂鼓。

  2015年5月25日,银东晶抵达南海海口,26日参加一个千米测试,他顺利通过。28日5时30分,银东晶和导航船队的人员陆续赶到海口市新埠岛防波堤海滩处。5时40分,银东晶一行6人开始横渡琼州海峡。

  历经了9小时55分,银东晶成功横渡了长22.8公里的琼州海峡,成为横渡琼州海峡沈阳第一人。在这近十个小时内,他不能上船休息,都是靠船上的人扔下的一个士力架、5根香肠、3罐红牛、5瓶水及2根香蕉来补充体力。

  经过3年备战

  他将耗时50小时横渡渤海海峡

  经过3年的备战,他决定挑战渤海海峡。渤海海峡是中国的第二大海峡,直线距离109公里,但是在海里游过去距离会更长一些,是琼州海峡近5倍的长度。渤海海峡的难度也高于琼州海峡,海里会有鲨鱼和水流,要过两个货船通过的航道,平均一个一千米左右,都需要全速游过去,不能停。

  为了尽快实现横渡渤海海峡的愿望,2017年伊始,银东晶锻炼耐力和臂力,每天跑10公里训练耐力,每天在游泳池连续游泳5千米。根据自己目前身体状况,横渡渤海海峡需要50个小时,相当于两天多的时间,这一次同样会有一个四人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全程跟随他,为他保驾护航。这两天内都不能上船休息,不能睡觉,甚至手都不能触碰船体,吃喝拉撒也都要在海里完成。

  横渡渤海海峡

  他从旅顺老铁山游到蓬莱

  志愿团队的成员魏先生表示,已经准备好了水、猪肉、牛肉罐头、火腿肠、士力架及各种食物。救生圈和救援绳索也都准备好了,并和大连当地的渔政、公安等相关部门沟通后,于18日下海横渡。

  8月16日一早,银东晶他们开车向大连旅顺老铁山方向出发。到达后,开始进行横渡前的准备。热身、测试,银东晶充满信心。

  8月18日天气有些阴沉,但是大家的心情都十分明朗。早上8时,一艘渔船将银东晶载入海面,坐在船边银东晶回头潇洒地朝大家说一句:“我下海了!”就跳入海中开始了横渡之旅。预计在8月20日中午12时许,到达山东蓬莱,山东蓬莱的游泳爱好者已经做好了接应准备。(记者 李  远 摄 常晟罡)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