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汽保设备产品国内市场覆盖率超85%

2018-10-20 16:37:58  |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编辑:李静   |  责编:董健雄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报道(田甜): 10月19日,由营口市人民政府、中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中国汽车后市场商会联合举办的“中国(营口)第十一届汽车保修检测设备博览会”在营口开幕。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成为本次博览会参展企业热议的话题。

营口汽保设备产品国内市场覆盖率超85%

  中国(营口)第十一届汽车保修检测设备博览会开幕式现场。(营口市委宣传部供图)

营口汽保设备产品国内市场覆盖率超85%

  参展方现场展示汽保工艺。(营口市委宣传部供图)

营口汽保设备产品国内市场覆盖率超85%

  营口一公司展会现场展示公司产品。(营口市委宣传部供图)

  营口汽保品牌2017年产值达119.2亿元

  自2002年起,营口连办10届中国(营口)汽车保修检测设备博览会,使得营口汽保品牌日渐享誉海内外。

  目前,营口汽保设备产品国内市场覆盖率超过85%,2017年产值达119.2亿元。在此次为期三天的博览会上,国内外汽保行业协会及企业近千家汇聚营口,共同见证营口汽保产业的蓬勃发展。

  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

  在光鲜数字的背后,是营口汽保产业敢于向往、敢于争取、敢于改变的自主创新之路。据营口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营口汽保业能在全国成为“一枝独秀”,并逐渐成为“国际明星”,其核心竞争力来自有着全球视野的科技创新意识。

  中意泰达(营口)汽车报修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企业成立之初,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企业更多是以贴牌生产为主。在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与机遇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拓宽了企业的经营思路和市场,一步步完成了从模仿到代工再到独立创新研发、创建自我品牌的过程。

  近年来,营口汽保企业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企业不仅同国内知名大专院校、专业研究机构形成了长期合作,吸引了众多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与资深汽保专家的加盟。中意泰达、大力汽保等知名企业个个手握发明专利,自主研发的产品克服了普通汽保产品自动化程度低、技术性能落后的劣势,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政策扶持 科技创新如虎添翼

  良好的政策扶持,也使得企业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如虎添翼。由营口市政府投资建设的汽保公共服务研发平台、汽保设备分析检测平台、汽保电商平台等三大平台,已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汽保产业共性技术问题,提供车轮动平衡仪、四轮定位仪、轮胎拆装机、汽车举升机等汽保产品检测,实现瓶颈技术创新攻关,研究成果共享与转化,打造“互联网+企业”新模式。

  2010年开始建设的中国(营口)汽保工业园已经列入辽宁省重点扶持的产业园区。规划伊始,营口就把汽保工业园建设的目光瞄准国际,要建成发展水平最高,竞争力最强的汽保特色产业园区,走国际化道路;建成中国汽保研发中心,打造最具活力的创新体系,成为自主知识产权企业集聚地,真正建设起一个“工业创业孵化基地”。2013年工业园晋升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2017年,又成功申报“辽宁省知名品牌示范区”。去年,汽保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8亿元,一幢幢新厂房拔地而起。

  融资不再是难题 信用贷款实现出口贸易“零风险”

  企业发展壮大,融资是最大难题,尤其对于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金融环境,邮储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营口市汽保协会三家单位共同联手,推出“助保贷”,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担保,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时,汽保协会还在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方面与盛京银行努力打造纯信用贷款,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为汽保行业企业出口免费提供保单,实现了出口型企业出口贸易“零风险”。

  营口汽保协会会长刘光平讲述了一个通过信用保险避免汽保企业巨额损失的实例。今年年初,营口的“奥莱邦特”、“昌盛林”两家企业在出口贸易过程中遭遇危机,因经济环境影响,对方违约拒收货物。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保护”下,两家企业得到了出口额70%的赔付款,让企业免遭巨额损失。“这件事让我们特别感动,如果没有投保,企业很难度过难关。”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提高交易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化解经营风险,这是政府金融部门为企业服务的核心目标”,营口市金融发展局副局长傅卫波如是说。据介绍,近期,营口还将通过“金小二”金融服务平台,为汽保产业提供“一揽子”服务:引进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小额贷款,专门用于支付企业购买原料和出售产品过程中货款,减少企业在购买原材料和等待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为汽保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金融动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