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三北区森林覆盖率40年来增长31个百分点

2018-12-24 08:44:54  |  来源:辽宁日报  |  编辑:李静   |  责编:董健雄

  仲冬时节,站在朝阳北票市喇嘛营水库北山上放眼望去,在一片灰黛色的背景中,成排的油松为这里的冬日留下了一抹绿色。

  “这批树是2011年栽下的,以油松为主,间种了侧柏、五角枫、山杏树,共23万多棵,第二年连种带浇保存率基本达到95%。”北票市长皋乡林业站站长姚亚杰扶着身旁的一棵油松说,“栽的时候就是三年生树,算起来已经是十年树龄,你看还不到一人高,如果搁水源足的地方肯定比这高不少。”

  1978年,我国启动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辽宁被纳入防护林建设工程第一批工程区。那时,科尔沁沙地南部地区风沙侵害严重。

  40年来,几代人青丝变白发,接力奋斗、治沙播绿,推动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累计完成三北工程造林236.65万公顷,长1044公里的辽宁、内蒙古边界防护林带已经合拢,科尔沁沙地南侵趋势得到根本遏制;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建设初期的11.1%增长至目前的42.78%;工程区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11个以前吃粮靠返销的县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数据的背后,是辽宁省始终把“抓典型、建精品、树形象”作为工程建设的主线,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整体造林质量为出发点,示范和指导三北工程造林。工程中涌现出一批栽植规模大、苗木质量高、日常管理优、示范带动强的建设项目。

  彰武县的阿尔乡,曾经三面被科尔沁草原包围。由于过度开荒拓耕,土壤本身质地松散,再加上干旱少雨,阿尔乡很快遭到沙土侵蚀。

  彰武人秉承“要生存、先治沙”的理念,40年间累计完成治沙造林8.4万公顷,使11.1万公顷农田得到保护,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大逆转,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起一道绿色屏障。

  在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过程中,不少地方做足以林增收文章,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多赢。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朝阳市积极推动“两杏一枣”建设,发展“两杏一枣”生态经济型防护林28.1万公顷,年果实产量25.66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两杏一枣”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示范基地,不仅改善了生态,也推动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我们的果园整合荒山资源栽种果树,不仅起到生态防护的作用,而且还带动1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一起发展林地生态产业,部分收益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可谓一举多得。”朝阳市小巴沟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立丰说。

  机制创新,则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原动力。辽宁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创新机制,落实“谁造、谁有、谁受益”的政策,加速“四荒”使用权的有偿甚至无偿转让,大力倡导发展个体林业,并探索出了项目整合、贷款造林、企业参与等多种形式,工程建设呈现任务倍增、资金倍增、效益倍增的良好态势。目前,辽宁省非公有制造林占三北工程总造林面积的90%以上。

  工程区增绿、资源增量、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在辽宁省辽阔的三北地区,一场由黄到绿的华丽蜕变,在描绘绿水青山图画的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记者 胡海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