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我为辽企代言】从项目服务到思维引领 中铁为东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筑基

2019-04-19 17:10:02  |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编辑:李静   |  责编:董健雄

       开栏语:为讲好辽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故事,传播好辽宁声音,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现辽宁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取得的重要成果,辽宁省工商联、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际在线辽宁频道联合推出“‘一带一路’我为辽企代言”系列访谈活动。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报道(李子平):神州有天皆丽日,春回无处不春风。

  3月20日,正在建设的同江中俄铁路大桥4号桥墩最后一块钢梁安装到位,中俄首座跨界河铁路大桥主体部分顺利合龙。

  3月26日,长春国际物流港,挖机轰鸣、吊车擎臂的高架桥工地不远处,又一趟中欧班列满载货物,驶向数千公里外的欧洲。

  4月11日,在《沈阳中德园基础及公共设施建设PPP项目合作协议》签署半个月后,由中国中铁承建的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基础及公共设施建设全面开工,建设驶入快车道。

  ......

  在整个东北,由中国中铁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的重大项目,为东北振兴不断提速。

(等待视频。。。。。。。。。。。。。。。。。。。。。。。)从项目服务到思维引领 中铁为东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筑基

中德园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摄影 李子平

  打造国际标准 为国际项目服务

  春风吹拂中,长春东北亚国际物流港内,高架桥已经在紧张施工,中欧班列货场内,数百个集装箱整装待运。这里既是实施“一带一路”北线建设的重要支点,也是打通东北亚五国陆海联运通道的核心枢纽。

(等待视频。。。。。。。。。。。。。。。。。。。。。。。)从项目服务到思维引领 中铁为东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筑基

中欧班列货场  摄影 李子平

  “国际物流港项目,就要树立国际标准。”中铁东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国中铁长春物流港项目SPV公司总经理、总包部党工委书记盘明山说,“多年来中铁持续将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消化和吸收,可以说,中铁标准就是国际标准。”

  可以佐证这句话的一个细节是,为了防止施工粉尘超标,项目部设置7个PM2.5监控站,实时监测粉尘污染及治理情况。

  实际上,长春国际物流港项目确立并遵循“样板引路”的原则,实行“首件”验收,每一道施工工艺必须按照样板进行操作,拒绝偏差走形。

  在物流港项目建设中,中国中铁不断开展技术创新,“中铁自主创新的自动化喷淋养护系统,已经申请了专利。而在施工安全中,物流港项目部将VR技术带入安全课堂。“操作不当、违规施工等带来的严重后果,工人通过VR体验机就能身临其境,加强了安全意识。”中铁四局安全总监李德望介绍。

  依靠自主创新和标准的对接与制订能力,让国际物流港项目的本地化采购达到了95%,让这个国际化项目在建设伊始就实实在在地惠及本地。“举个例子,我们在本地雇佣的工程设备操作工,就比当地平均水平每月多拿1500块钱。”盘明山说。

(等待视频。。。。。。。。。。。。。。。。。。。。。。。)从项目服务到思维引领 中铁为东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筑基

长春国际物流港施工现场 摄影 李子平

     推动合作创新 为国际项目“铺路”

  长春国际物流港是实施“一带一路”北线建设的重要支点,位于沈阳的中德产业园则是中国与德国战略合作试验区。中德产业园以PPP模式与中铁合作,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施工总承包,以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投资、建设和运维。

  “这种运营方式,对施工方的要求特别高,尤其是企业的资金资质实力和运营管理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项目负责人、沈阳西部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利说,项目是中铁为中德产业园“量身定做”的,其间引入了国际知名的规划机构和咨询机构进行方案设计,包括项目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政策要求,中铁都会提供相应的建议。通过不断的磨合和深入合作,带动了政府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发生改变,合作也从项目层面上升到了思想的共鸣和价值的认同。

  程利表示,PPP模式用在中德园建设中是一种大胆创新,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高的问题,政府可以把大量资金用在发展经济上,而且通过园区基础设施的高标准、国际化建设,将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入驻。这一创新合作,对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打造高品质公共服务中心,将起到重大带动作用,支撑园区迎来新一轮对外开放合作高潮。

  从项目策划就开始服务,到未来移交一座产业新城,这样的合作赢得了沈阳市委常委、沈阳铁西区委书记李松林的肯定,而与担当精神同样获得李松林肯定的,还有中铁对项目质量的严格把握和强大的执行能力,“事实证明,中国中铁是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希望未来能有更广泛的合作机会。”李松林如是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