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创新产业扶植模式实现“造血式”扶贫

2018-12-12 17:06:20  |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编辑:李静   |  责编:董健雄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报道(田甜):12月6日,在中国银保监会扶贫专场发布会上,中国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盛瑞生介绍了中国平安探索打造出的4种产业扶贫模式。 

  据盛瑞生介绍,目前,中国平安已在贫困地区探索打造了“平安扶贫保”模式、“水电扶贫”模式、“核心农业企业贷款”和“扶贫债帮扶”特色产业扶贫模式,通过贷款、股权投资、债券投资等多种金融举措的综合运用,实现精准扶贫,有效助力脱贫攻坚。

  “平安扶贫保”模式

  “平安扶贫保”, 是全产业链保险深度介入、可让贫困户“低门槛参与,无风险经营”的产业扶贫模式。前端通过“保证保险+贴息”等手段,实现产业扶贫资金“免息免担保”,降低贫困户参与门槛和风险。中端将中国平安的科技成果应用到产业扶贫工作中,确保扶贫工作精准到户。后端对接中国平安集团内外部互联网电商平台,打通销售通路,帮助推广、销售扶贫农产品。围绕贫困地区的产业目标,形成完整的“产业+科技+销售”扶贫闭环。

   截至目前,“平安扶贫保”模式已在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重庆、河南、湖北等10个省份及自治区复制推广,各项产业扶贫项目总计带动贷款超过1.5亿元,带动贫困户超过10000名。

  “211”帮扶模式

  农村水电是贫困山区的重要能源和民生工程,全国832个贫困县中700个县拥有农村水能资源。但由于缺乏传统抵押物等原因,导致融资难、融资贵,制约了农村水电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国平安经过充分市场调研,量身定制了支持贫困地区水电站建设运营的“211”帮扶模式。

  “2”是指两笔钱,一次性补偿和长期持续性分红,第一个“1”是指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一份帮扶协议,后一个“1”指通过以上方式建立一个长效扶贫机制。目前,水电扶贫“211”模式已经先后在广西、云南的三个国家贫困县成功落地实施。通过发放水电扶贫贷款,支持水电站建设运营,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为贫困户提供稳定回报,实现了企业、政府、贫困户等多方受益,精准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核心农业企业贷款”模式

  中国平安以低息、免息贷款支持核心农业企业的扶贫项目,联合开展产业扶贫,引入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将企业的种植、养殖生产工作与贫困户紧密联系起来,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同时带动贫困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中国平安创新产业扶植模式实现“造血式”扶贫

“核心农业企业贷款”模式在广西武宣县开展。(中国平安供图)

  以中国平安支持正大集团在广西来宾市武宣县的养猪场项目为例,中国平安为正大提供3000万元低息贷款,通过雇佣贫困农民在养殖场务工直接助力农民增收,未来农民习得养猪技术后还可通过土地分红、合作社代建养猪场等模式与正大展开养殖合作。通过龙头农业企业的项目实施,为贫困地区带来资金和技术,实现“造血式”扶贫。

  “扶贫债帮扶”模式

  中国平安积极参与投资地方政府扶贫债券,将扶贫资金用于贫困县的异地扶贫搬迁、道路桥梁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园厂房建设、光伏项目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等脱贫攻坚项目,精准扶持贫困地区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和实现产业发展。

  截至11月底,中国平安已投资广西、贵州两地共计23.19亿元的政府扶贫债券。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